最新發布的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單也可以側面印證高端人才的行業分布。
榜單上排名前十的公司均是金融保險、電信運營商與基建能源相關的公司。在拼“高端人才基數”上,這些領域的公司仍然占優。 而互聯網公司的賺錢實力的確可以用“傲視群雄”來形容。
《財富》編輯部的文章指出,在盈利能力方面,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除了幾大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之外,仍是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杭州已經進入人才流入第一陣營
學歷對于成為金領人才到底重要嗎?報告對高端金領人才的學歷狀況進行了分析。杭州近年來的人才引進力度頗大,2020年初脈脈數據研究院的《人才流動與遷徙2020》報告顯示:杭州已經進入人才流入第一陣營,人才供需兩旺,吸引力已經超過廣州。

哪個行業的金領人才學歷最高?報告顯示,IT互聯網行業擁有碩博學歷的金領占比遙遙領先。

程序員群體“含金量”第一
報告以互聯網行業為例,對各崗位百萬年薪人才的占比進行了分析。 互聯網行業以技術創新驅動,擁有最多百萬年薪人才的崗位,自然是研發崗。尤其是AI等前沿領域的核心研發人才,只要愿意努力,百萬年薪并不費勁。

報告顯示,在就業壓力山大的當下,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核心技術人才,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招聘需求一路走高。2020年7月,AI核心研發人才的崗位供需比(招聘崗位數:求職人數)已經達到了1.6:1。

擁有核心技術能力的程序員們,其實不必過度焦慮于所謂的“35歲天花板”。
報告顯示,對比各個行業金領人才,互聯網行業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人數占比并不算低,反倒是汽車行業,年輕金領占比最高。

CSDN創始人蔣濤認為:
“在國內大家覺得技術崗到 35 歲要轉管理崗或轉業務,這是因為技術在他的公司里并不具備真正關鍵性的價值和作用。
對于一個技術驅動的公司而言,不斷更換新人并不是好事,技術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應該鼓勵這些技術人去提升,對技術人員的回報或薪酬、等級要相應地跟管理平行,這樣的技術公司將來會越來越多。“
此外,對于想創業的程序員們,積累市場和銷售的經驗,建立一個自己的團隊,讓每個人的能力和長處得到發揮,磨練自己的經驗和人情練達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百萬年薪的產品經理
年齡焦慮可能比程序員更嚴重
和受關注度頗高的程序員群體相比,互聯網行業產品崗位的年齡焦慮其實更嚴重。
報告中數據可見,互聯網行業,具備百萬年薪實力的產品經理數量占比,已經落在了銷售崗后面。
為阿里巴巴、網易等大公司做獵頭服務的Jason,主要做的就是產品類崗位。
他說,互聯網行業的百萬年薪高端人才,過往的公司背景都非常好,都有頭部互聯網公司的背景,有豐富的帶團隊經驗,在過往公司的職級,業績,穩定性來說都還不錯。
而且,這些人往往守時、謙和,獵頭跟他們打交道,更容易感受到相互的尊重。
Jason認為,產品崗位比較特殊,這個崗位有點青春飯的意思,尤其是當前的泛娛樂行業,基本上很多公司要產品,都期望90后比較多,因為他們更懂用戶。
Jason聊的百萬年薪候選人,一般在30-34歲比較多,他也見過有3年工作經驗的產品經理,因為背景優秀,拿到了80萬的年薪。
“到了33歲以后,如果不是那種大咖,我覺得比較難,內部也比較容易被淘汰。”
年薪百萬之路如何鋪就?
身體、能力與運氣缺一不可
“之所以能夠年薪百萬,是因為給公司創造了數百萬、上千萬的價值。
之所以能創造出這么多價值,身體、能力和運氣缺一不可。
要么能力是99%的人比不了的,要么運氣是99%的人比不了的。
有能力沒運氣不行,有運氣沒能力更不行。身體不好亦不行。“許慶林說,“所有這些人背后的特質是聰明、客觀、勤奮,對生活充滿熱情。”
而且,越是高端人才,在跳槽這件事上,越是慎重。
Jason說,他們對于職業機會的細節了解比較多。
平臺、期權、融資信息和融資機構、團隊、創始人背景等等,都會仔細了解。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后疫情時期的HR們,把中高端人才的獲取視作工作中面臨的最大挑戰,難度遠高于壓縮人力資源成本。

中高端人才的求職過程,更多是一個建立信任的過程。
年薪百萬的人才,已不可能靠跟老板談或是多投簡歷,就能跳槽成功。
“先有真誠可信,再談發展匹配。“脈脈聯合創始人、招聘業務負責人王倩說;
“很多獵頭和HR會用脈脈來勾搭中高端候選人,也是因為在這樣的社交場景下,大家可以看到彼此更為立體的職場形象,還能互動交流建立關系,這樣的人才觸達和獲取,會更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