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們一起了解過FAT32、NTFS、exFAT這些格式的差別,其中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新技術文件系統)在Win2000之后普及開來,GPT分區下最大支持128EB空間,

20年過去了,早就長大成人,特點是一個字“穩”,容錯率高、拓展方便,有數據恢復優勢,是現在最常見的硬盤格式。可你有沒有見過一個叫ReFS的格式?
▌什么是ReFS

在windows Server 2012時期(就是Win8時代),微軟加入了一個新的文件系統就是它,全稱Resilient File System 彈性文件系統,一聽名字,彈性,真的有這么Q彈嗎?
▌優缺點
現在ReFS已經更新到了3.4版本。但很可惜,它依然既不能引導系統,也不能給移動存儲設備用,Win商店都不能在它身上裝軟件。它并不像名字這么靈活,只能用來存儲數據用,那它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

他的靈活并不是反映在功能上,而是數據上,主要支持校驗和、類RAID 1功能(有改進)、以及錯誤自動檢測修復,磁盤上每個扇區都帶糾錯信息,引入“清理器”定期掃描、主動修復。

用兩塊硬盤(或單塊創建兩塊VHDX虛擬硬盤),通過建立存儲池后(控制面板-系統和安全-管理存儲空間),支持雙向的鏡像加速奇偶校驗。比方說,我們在用的熱數據都會在性能盤(SSD)上讀寫,并鏡像備份到容量層(HDD)上,

如果只是單塊硬盤,雖無鏡像加速,但和RAID5一樣還有奇偶校驗(損失少數空間保障文件完整性),以防在斷電死機等特殊情況下數據丟失的問題(WriteHole),

不再需要chkdsk命令修復硬盤(checkdisk是在斷電關機、系統奔潰(win10特色)時的檢查修復功能,ReFS本就支持自動校驗修復)。不過它有個最小分配單元(簇大小)問題,NTFS從4K~2048K選擇很多,ReFS目前只有4K(4096)和64K兩種選擇,相對不夠靈活。不過這是小問題,不用太在意。

這里再介紹一下什么是簇大小:假設一個杯子容量4升,如果你的水剛好超一點點到了4.1升,就要用第二個杯子裝,也就用了8升空間。如果你的水只有1升,但杯子容量有足足100升,那么還是要占用這一個100升的杯子。水是文件大小,杯子就是簇大小,簇越大越適合大文件,簇越小越適合小文件。
數據銜接上,ReFS和NTFS的數據可以互通,不用轉換格式,沒有兼容性問題。最大文件大小和NTFS一樣都是18EB,但最大卷大小從256TB增加到了4.7ZB太恐怖了,這容量,咱們這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用到...多出了塊克隆和稀疏VDL是虛擬機用的,距離我們就更遠了。

老張覺得很多功能對我們來說,用處并不大,真有備份需求的話,現在最主流的備份還是NTFS用RAID1或5,夠用。要說最有用的,可能只有性能方面的提升了,雖然順序讀寫沒啥變化,但網上很多用戶反饋,4K讀寫速度會有一定提升,尤其是SSD提升會比較大。
▌總結
雖說ReFS能把壞道的影響降到最低,一般NTFS遇到不可修復的壞塊,ReFS也能大概率修復,但網上翻車的人也不少,不管啥原因丟了數據吧,都很難修復,因為工具大多不支持,哪怕DiskGenius都不支持...目前已知可行靠譜的只有R-Studio工具。

后來Windows取消了在普通版系統里的ReFS,只有專業版和工作站版有,說明微軟也知道,這功能咱們現在用不上,也就服務器、數據中心用用。你說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沒到實用階段,真就做菜就做八分飽,反觀隔壁蘋果的APFS當時出來沒多久就全面普及了...
總結用一段網上的話:現階段,Win上NTFS,mac上APFS,linux上EXT4,別整那有的沒的。
參考&引用:
docs.microsoft.com/zh-cn/windows-server/storage/refs/refs-ov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