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們講解了光纖基礎知識,知道了常見的光纖有單模、多模。
單模: L ,波長1310 單模長距LH 波長1310,1550
多模:SM 波長850
單模光纖與多模光纖的全面易懂的介紹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來介紹,單模光纖(通常為黃色)適用于遠距離通信傳輸,
多模光纖(通常為橙色、水藍色等其他顏色)適用于短距離通信傳輸。
一、單模光纖基本區別
單模光纖(Single Mode Fiber)以一種模式傳輸,纖芯為9μm,速率在100M/s或1G/s,傳輸距離5km以上,光源為激光光源。線纜顏色多為黃色,連接頭多為藍色或綠色,適用波長為1310nm~1550nm;
多模光纖(Multi Mode Fiber)支持多種模式傳輸,纖芯為50μm/62.5μm,典型速率為100M/s,傳輸距離可達2km,1 G/s可達1000m,10 G/s可達550m,光源為LED光源。線纜顏色千兆多為橙色、萬兆多為水藍色,連接頭多為灰白色,適用波長為850nm/1310nm。
二、單/多模光纖分類
單模光纖有G652 G655 G657;多模光纖有OM1、OM2、OM3、OM4、OM5。
新型OM5光纖跳線多為石灰綠色,相對OM4光纖跳線,OM4一次只支持單個波長傳輸,而OM5一次可以支持4個波長,傳輸距離也更長,將廣泛應用于40G/100G數據中心布線。OM1/OM2廣泛用于室內,多為橙色;OM3/OM4多為水藍色,也有紫羅蘭色、品紅色等,多用于數據中心10G—40G/100G。
我們弱電施工中比較常用的光纖是單模的使用比較多,多模使用較少。說道光纖還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光纖的切割與熔接光纖的知識。
搞弱電工程,你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看弱電人都會使用什么工具
這篇文章我有給大家詳細介紹光纖的熔接還有熔纖機的詳細使用方法,大家可以點開鏈接學習一下,這里我就不重復了。嗯,說道光纖,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我們弱電施工中經常使用到的光纖接頭還有光纖條線都有哪些。
光纖制作常用工具介紹:光纖熔纖機、熔纖切割機、激光筆、光纖光功率計
SX/LH表示可以使用單模或多模光纖
在表示尾纖接頭的標注中,我們常能見到“FC/PC”,“SC/PC”等,其含義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纖的連接器型號。
“SC”接頭是標準方型接頭,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溫,不容易氧化優點。傳輸設備側光接口一般用SC接頭。
“LC”接頭與SC接頭形狀相似,較SC接頭小一些。
“FC”接頭是金屬接頭,一般在ODF側采用,金屬接頭的可插拔次數比塑料要多。
連接器的品種信號較多,除了上面介紹的三種外,還有MTRJ、ST、MU等.
“ /”后面表明光纖接頭截面工藝,即研磨方式。?
“PC”在電信運營商的設備中應用得最為廣泛,其接頭截面是平的。
“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設備,一些國外廠家ODF架內部跳纖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為提高ODF設備自身的指標。
光纖接頭再多,你只要熟悉四種:FC、 SC、ST、LC
按連接頭的結構可分為:FC、 SC、ST、LC、MT -RJ、MPO /MTP、MU、DIN 、E2000、SMA 、BICONIC 、D4等。
是不是頭都大了?真正需要熟悉的只有四種:FC、 SC、ST、LC。
(1)FC型光纖連接器
這種連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TT研制。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縮寫,表明其外部加強方式是采用金屬套,緊固方式為螺絲扣。最早,FC類型的連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針的對接端口。此類連接器結構簡 單,操作方便,制作容易,但光纖端面對微塵較為敏感,且容易產生菲涅爾反射,提高回波損耗性能較為困難。后來,對該類型連接器做了改進,采用對接端面呈球 面的插針(PC),而外部結構沒有改變,使得插入損耗和回波損耗性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2)SC型光纖連接器
這是一種由日本NTT公司開發的光纖連接器。其外殼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針與耦合套筒的結構尺寸與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針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 型研磨方式;緊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銷閂式,不需旋轉。此類連接器價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損耗波動小,抗壓強度較高,安裝密度高。
ST和SC接口是光纖連接器的兩種類型,對于10Base-F連接來說,連接器通常是ST類型的,對于100Base-FX來說,連接器大部分情況下為SC類型的。ST連接器的芯外露,SC連接器的芯在接頭里面。
(3) 雙錐型連接器(Biconic Connector)
這類光纖連接器中最有代表性的產品由美國貝爾實驗室開發研制,它由兩個經精密模壓成形的端頭呈截頭圓錐形的圓筒插頭和一個內部裝有雙錐形塑料套筒的耦合組件組成。
(4) DIN47256型光纖連接器
這是一種由德國開發的連接器。這種連接器采用的插針和耦合套筒的結構尺寸與FC型相同,端面處理采用PC研磨方式。與FC型連接器相比,其結構要復雜 一些,內部金屬結構中有控制壓力的彈簧,可以避免因插接壓力過大而損傷端面。另外,這種連接器的機械精度較高,因而介入損耗值較小。
(5) MT-RJ型連接器
MT-RJ起步于NTT開發的MT連接器,帶有與RJ-45型LAN電連接器相同的閂鎖機構,通過安裝于小型套管兩側的導向銷對準光纖,為便于與光收發信機相連,連接器端面光纖為雙芯(間隔0.75mm)排列設計,是主要用于數據傳輸的下一代高密度光纖連接器。
(6) LC型連接器
LC型連接器是著名Bell(貝爾)研究所研究開發出來的,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塊化插孔(RJ)閂鎖機理制成。其所采用的插針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 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為1.25mm。這樣可以提高光纖配線架中光纖連接器的密度。目前,在單模SFF方面,LC類型的連接器實際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 在多模方面的應用也增長迅速。
(7) MU型連接器
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連接器是以目前使用最多的SC型連接器為基礎,由NTT研制開發出來的世界上最小的單芯光纖連接器,。該連接器采用1.25mm直徑的 套管和自保持機構,其優勢在于能實現高密度安裝。利用MU的l.25mm直徑的套管,NTT已經開發了MU連接器系列。它們有用于光纜連接的插座型連接器 (MU-A系列);具有自保持機構的底板連接器(MU-B系列)以及用于連接LD/PD模塊與插頭的簡化插座(MU-SR系列)等。隨著光纖網絡向更大帶 寬更大容量方向的迅速發展和DWDM技術的廣泛應用,對MU型連接器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
2、光纖接頭的結構真的很簡單,不用深究,知道即可
光纖接頭的術語叫光纖連接器,含有四個基本的組成部件:插針(插芯)、連接器體、光纜、連接裝置。
光纖和線纜
- 光纖跳線
短距離用光纖,長距離用光纜。常見的光纖如下,應用交換機之間、交換機與服務器、存儲之間等。
還有一個土辦法那就是直接把單模光纖直接剪斷就是光纖條線了是不是很方便呢?
好了了解光纖這條線,平時我們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光纖損壞斷掉,那我們該怎么辦呢?重新換一根新的嗎?還是有別的辦法解決呢?那給你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仔細聽聽。
光纖快速接續連接器
光纖入戶冷接主要包括了剝除、清潔、切、冷接和測試五大步驟
1、剝除
將冷接子尾管旋下,再將光纖穿入尾管
用開剝器將PVC層剝下,同時切斷加強筋。
再使用光纖剝線鉗最小的孔徑清除涂覆層
2、清潔
用蘸有無水酒精的無紡布清潔裸纖
3、切
將光纖夾具連同光纖,在光纖切割刀的夾具座上進行切割
4、冷接
將光纖穿入冷接子本體
5、測試
用光纖測試筆來測試導通狀態
標準的接續點示意圖
光纖冷接子介紹
5、光纖冷接看似簡單,也是一個技術活,安裝過程也有很多注意事項:
A、在連接器整個安裝過程中,各個環節要保障清潔
B、確保現場光纖切割端面質量
C、現場光纖與預埋光纖兩端面的緊密貼合是成功端接的關鍵
D、現場切割的光纖長度要精準,現場光纖長度不夠,沒有和工廠預磨的短光纖接觸上,將導致端面之間存在一個間隙,增加端接損耗。
E、現場切割的光纖長度要精準,穿纖到位,光纖合理彎曲,提供兩端面貼緊力,確保端面接觸,同時避免光纖過長,造成端面壓力過大,引起光纖端面損壞。
光纖冷接和光纖熔接的區別
一、熱熔
需要使用光纖熔接機,光纖切刀,將兩根光纖接起來,不需要其它輔助材料。優點是質量穩定,接續損耗小(約0.05至0.08db),缺點是設備成本過高,設備的儲電能力有限,野外作業受限制。總之,熔接質量好,衰耗低,但操作麻煩,需要熔接機。
二、冷接
不需要太多設備,光纖切刀即可,但每個節點需要一個快速連接器,優點是便于操作,適合野外作業,缺點損失偏大,“約0.2至0.5dB每個點冷接子”,在商務和技術服務上沒有可供選擇的余地可選擇使用,其次是冷接子中使用匹配液,因使用少,時間短,老化問題需要時間的考驗。
總之:
1,單個冷接的成本比熱熔要高很多。
2,冷接的工具攜帶比較方便,熱熔則需要背著熱熔機。很不方便。
3,熱熔之后的光纖損耗較低,冷接的光纖接頭相對來說損耗較大。
接著我們來了解一下光纖耦合器又稱法蘭,
光纖耦合器是光纖與光纖之間進行可拆卸連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纖的兩個端面緊密對接起來,以使發射光纖輸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纖中去,并使其接入光鏈路從而對系統造成的影響減到最小。常用的光纖耦合器主要有SC光纖耦合器、LC光纖耦合器、FC光纖耦合器、ST耦合器等。
了解以上內容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光纖終端盒
光纖終端盒是一條光纜的終接頭,它的一頭是光纜,另一頭是尾纖,相當于是把一條光纜拆分成單條光纖的設備,安裝在墻上的用戶光纜終端盒婡冄頭,它的樤功能是提供光纖與光纖的熔接、光纖與尾纖的熔接以及光連接器的交接。并對光纖及其元件提供機械保護和環境保護,并允許進行適當的檢查,使其保持最高標準的光纖管理。
產品特征
1.提供光纜與配線尾纖的保護性連接
2.使光纜金屬構件與光纜端殼體絕緣,并能方便地引出接地
3.提供光纜終端的安放和余端光纖存儲的空間,方便安裝操作
4.具有足夠的抗沖擊強度的盒體固定,方便不同使用場合的安裝
5.可選擇掛墻安裝或直接放置于槽道等多種安裝方式
安裝
1、光纖終端盒出來的尾纖接到路由器WAN口,
2、路由器LAN口接到交換機上。
3、電腦網線接到交換機上。
4、隨便在一臺電腦TCPIP里設置一下路由器的網關192.168.1.1(一般都是這)
5、登陸路由器,(IE里填192.168.1.1)用戶名和密碼admin 添上靜態IP、子網掩碼、DNS
6、保存重啟路由器。
光纜終端盒

光纜終端盒根據大小的不同,一般分為桌面式(掛墻式)光纜終端盒和機架式光纜終端盒,桌面式終端盒一般體積較小,如果加光纖耦合器的話,分為4口、8口等,光纖耦合器常用的有LC、ST、SC、FC等。直接出尾纖的話,桌面式光纜終端盒有8-24芯等。
尾纖:用在終端盒里,連接光纜中的光纖,通過終端盒耦合器(適配器),連接尾纖和跳線。
跳線:跳線兩頭都是活動接頭,起連接尾纖和設備的作用。
光纜終端盒:是在光纜敷設的終端保護光纜和尾纖熔接的盒子。
光纖耦合器 :是用于兩條光纖或尾纖的活動連接通俗稱為法蘭盤。
光纖終端盒 :是一條光纜的終接頭,它的一頭是光纜,另一頭是尾纖,相當于是把一條光纜拆分成單條光纖的設備。
耦合器:只能連接兩條尾纖并且分SC/PC、FC/PC、LC/PC、ST/PC等接口,而光纜和尾纖之間是用熔接機熔接的是死的。
光纖盤纖規則
1、沿松套管或光纜分枝方向為單位進行盤纖,前者適用于所有的接續工程;后者僅適用于主干光纜末端,且為一進多出。分支多為小對數光纜。該規則是每熔接和熱縮完一個或幾個松套管內的光纖、或一個分技方向光纜內的光纖后,盤纖一次。優點:避免了光纖松套管間或不同分枝光纜間光纖的混亂,使之布局合理,易盤、易拆,更便于日后維護。
2、以預留盤中熱縮管安放單元為單位盤纖,此規則是根據接續盒內預留盤中某一小安放區域內能夠安放的熱縮管數目進行盤纖。例如GLE型桶式接頭盒,在實際操作中每6芯為一盤,極為方便。優點:避免了由于安放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同一束光纖參差不齊、難以盤纖和固定,甚至出現急彎、小圈等現象。
3、特殊情況,如在接續中出現光分路器、上/下路尾纖、尾纜等特殊器件時,要先熔接、熱縮、盤繞普通光纖,再依次處理上述情況,為安全常另盤操作,以防止擠壓引起附加損耗的增加。
二、如何盤纖?盤纖方法
對于盤纖的方法,這里有個詳細的視頻講解,看視頻基本上就可以完全了解。
盤纖的方法有雙邊盤纖、奇數圈盤纖與偶數圈盤纖,這些方法視頻中都有詳細的步驟。
盤纖主要是有5個步驟:
1、光纜的預處理

光纜開剝長度60-100cm,加強芯預留4cm。

2、尾纖預處理

開剝長度60-100cm(或根據光交箱或分光箱情況)

3、固定光纖

固定光纖加強芯部位

開剝束管,開剝部位距離扎帶距離固定點預留2cm

使用酒精擦除硅油
固定束管,不能過度扎緊。
4、奇數圈盤纖
以3圈為例,盤纖奇數圈。

兩邊各預留奇數圈的一半,預留1.5圈,剪斷富余光纖。


預盤尾纖同時預留奇數圈的一半。

預留尾纖,剪斷富余尾纖
5、光纖熔接


機架式光纜終端盒一般有12、24、48、96芯等。芯數較大的光纜終端盒,一般采用LC接口,這樣可以減小光纜終端盒的體積,這是因為LC耦合器采用雙工模式,其體積與單工的SC光纖耦合器體積一樣。
LC雙工耦合器
皮線光纜,又稱為接入網用碟形引入光纜(室內布線用)是將光通信單元(光纖)處于中心,兩側放置兩根平行非金屬加強件(FRP)或金屬加強構件,最后,擠制黑色或彩色聚氯乙烯(PVC)或低煙無鹵材料(LSZH,低煙,無鹵,阻燃)護套而成。
皮線光纜
至于皮線終端的有皮線保護盒,皮線保護盒分為單芯保護盒和雙芯保護盒,如下方圖所示:
單進單出皮線保護盒
2進2出皮線皮線保護盒
單進單出皮線保護盒使用方法
2進2出皮線皮線保護盒使用方法

除了以上介紹的桌面式和機架式光纜終端盒,還有一種迷你型光纜終端盒,它只有煙盒般大小,對于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可以使用,但是一般為直接出尾纖的方式。
迷你型光纜終端盒
迷你終端盒與皮線光纜熔接
黃色尾纖可以利用扎帶+膠帶固定防抽出
迷你光纜終端盒,主要用于弱電箱較小的情況下,因為其體積小,可以保證弱電箱放置更多設備。
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直接使用盤纖盤。
盤纖盤就是指里面盤纖的部分
對于要求不是十分美觀的機房,很多情況下使用機架式光纜終端盒,但也有使用另一種終端保護裝置--光纖配線架,它相對于光纜終端盒更加美觀。
光纖配線架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主要用于光纖通信系統中局端主干光纜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實現光纖線路的連接、分配和調度。隨著網絡集成程度越來越高,出現了集 ODF、DDF、電源分配單元于一體的光數混合配線架,適用于光纖到小區、 光纖到大樓、遠端模塊及無線基站的中小型配線系統。
72芯光纜配線架
各種接口的光纖配線架一體化熔接盤
光纖接續盒
光纖配線架常用的主要分為,12口光纖配線架、24口光纖配線架、48口光纖配線架、72口光纖配線架、96口光纖配線架等。
光纖配線架是光纜和光通信設備之間或光通信設備之間的配線連接設備。
光纖配線架(ODF)用于光纖通信系統中局端主干光纜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實現光纖線路的連接、分配和調度。隨著網絡集成程度越來越高,出現了集ODF、DDF、電源分配單元于一體的光數混合配線架,適用于光纖到小區、光纖到大樓、遠端模塊及無線基站的中小型配線系統。
外觀結構機架結構形式
機架結構有封閉式、半封閉式和敞開式。
機架高度分為2600mm、2200mm和2000mm三類。其寬度推薦選用120mm的整數倍,深度推薦選用300mm、450mm及600mm。
機架外形尺寸的偏差不超過±2mm;外表面對底部基準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3mm。
機械活動部分
機械活動部分應轉動靈活、插拔適度、鎖定可靠、施工安裝和維護方便。門的開啟角應不小于110°,間隙不大于3mm。
引入光纜彎曲半徑
結構應牢固,裝配應具有一致性和互換性,緊固件無松動。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銳邊應倒圓角。
機架結構
引入光纜進入機架時,其彎曲半徑應不小于光纜直徑的15倍。
保護套、襯墊及纖芯和尾纖彎曲半徑
光纜光纖穿過金屬板孔及沿結構件銳邊轉彎時,應裝保護套及襯墊。纖芯、尾纖無論處于何處彎曲時,其曲率半徑應不小于30mm。
機架的表面
涂覆層應表面光潔,色澤均勻、無流掛、無露底;金屬件無毛刺銹蝕。
結構裝置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和標志
結構裝置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和標志應清晰、完整、無誤。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吧,感謝你的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