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阿達·洛夫萊斯(Ada Lovelace)為計算程序擬定“算法”,寫作的第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被視為“第一位給計算機寫程序的人”。
1946年:德國工程師Konrad Zuse發明了Plankalkl語言,并將其應用到下象棋等工作中
1949年:第一種真正應用于電子計算機上的計算機語言Short Code問世。但是還只屬于“手工編譯”語言.
20世紀50年代初:匯編語言出現。匯編程序的雛型是在電子離散時序自動計算機 EDSAC上研制成功的。這種系統的特征是用戶程序中的指令由單字母指令碼﹑十進制地址和終結字母組成。第一個匯編程序是符號優化匯編程序(SOAP)系統。匯編語言用比較容易識別、記憶的助記符替代特定的二進制串。Intel80x86的匯編指令:ADD AX,BX ;表示將寄存器AX和BX中的內容相加,結果保存在寄存器AX中。SUB AX,NUM ;表示將寄存器AX中的內容減去NUM,結果保存在寄存器AX中。MOV AX ,NUM ;表示把數NUM保存在寄存器AX中。
1951年:Remingtun Rand公司的葛麗絲·霍普(Grace Hopper)著手在首臺廣為人知的A-O編譯器上進行語言設計工作。
1956年:人工智能語言IPL(Information Processing Language)誕生
1957年:IBM的約翰·巴科斯(John Backus)創建全世界第一套高階語言:Fortran(formula translate),在科學和工程計算領域很成功。
1958年7月3日:Algol 58誕生,由蘇黎世會議制定
1958年:葛麗絲·霍普(Grace Hopper)發明商用電腦編程語言“COBOL(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被譽為COBOL之母。COBOL創造了新概念:宏(DEFINE)和數據結構(記錄)
1960年:Algol 60發表,后來所有計算機語言語法的鼻祖,但Cobol除外
1960年:約翰.麥卡錫在MIT的人工智能小組,發明了Lisp,建立在列表和lambda演算和基礎上,是函數式編程的鼻祖。
1963年:劍橋大學發明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
1964年:約翰·凱梅尼(John Kemeny)和托馬斯·庫爾茨(Thomas Kurtz)共同開發了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程序語言,給初學者開發的語言,對電腦配置要求低,語法簡單。
1964年:PL/I誕生,是跨科學計算和商務應用領域的計算機語言,是Algol 60、Fortran IV、COBOL的結合體
1967年:劍橋的Matin Richards 對CPL做了簡化,推出了BCPL(Base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
1969年:貝爾實驗室的Ken Thompson(肯·湯普森) 對BCPL又做了改進,設計出了簡單的且接近硬件的B語言
1970年:尼克勞斯·維爾特(Niklaus Wirth)發明了Pascal語言。他的文章Program Development by Stepwise Refinement為軟件工程經典之作,計算機科學的名句Algorithms+Data Structures=Programs(算法+數據結構=程序)
1972年:貝爾實驗室的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D.M.Ritchie - DM里奇)在B的基礎上設計了C語言
1974年:IBM的Ray Boyce和Don Chamberlin將Codd關系數據庫的12條準則的數學定義以簡單的關鍵字語法表現出來,里程碑式地提出了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語言。
1978年:Fortran 77是非重要的標準化版本,引進其它語言的特點
1979年5月:美國國防部開發Ada編程語言,以Ada Lovelace的名字命名,最初名為DoD-1
1979年:Oracle發布了第一個商業版本的SQL。
1983年:貝爾實驗室的Bjarne Stroustrup(本賈尼·斯特勞斯特盧普)基于C推出C++。
1984年:Cleve Moler在1970年代后期開始開發的MATLAB軟件包向公眾發布。
1986年:ANSI把SQL作為關系數據庫語言的美國標準,公布標準SQL文本。
1987年:拉里·沃爾(Larry Wall)在優利開發了Perl和直譯器
1988年:由Brad Cox和Tom Love在1980年代中期開發的Objective-C編程語言獲得正式許可。
1990年:Tim Berners-Lee開發了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標記語言),世界上最流行和使用最廣泛的編程語言之一。
1991年:吉多·范羅蘇姆(Guido van Rossum)發明了Pytho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Python,語法的選擇靈感來自Monty Python和Flying Circus。
1991年4月:微軟推出Visual Basic 1.0 windows版,引起很大的轟動。次年9 月,發布Visual Basic 1.0 for DOS。這個連接編程語言和用戶界面的進步被稱為Tripod(有時叫Ruby),最初是阿蘭·庫珀(Alan Cooper)設計的。
1991年:微軟開發QBASIC(Quick Basic),BASIC的變種,隨MS-DOS5.0推出。
1994年:拉斯姆斯·勒多夫(Rasmus Lerdorf)為他的個人主頁CGI腳本制作了模板引擎-php(Personal Home Page)
1995年:美國Borland公司發布Delphi 1,擴展了Borland Pascal 語言
1995 年:松本行弘對其他編程語言不爽,開發了Ruby。
1995年:Sun公司的Patrick Naughton的工作小組發布JAVA
語言(原名Oak),
1995年11月:JavaScript
1998年:微軟發明了AJAX
1998年2月:W3C制定了XML 1.0規范
1998 年夏天:Microsoft發布VB 6.0
2000年6月:Microsoft公司的Anders Hejlsberg(安德斯·海爾斯伯格)發明了C#,他也是Delphi語言之父
2002年2月23日:微軟發布最早的.NET框架.NET1.0
2004年:發布Delphi9.0,正式更名Delphi 2005
2008年12月3日:Python3.0發布,被稱Python 3000或Py3k
2012年10月:微軟發布首個TypeScript,2013年6月19日,發布正式版TypeScript。
2013年:Jeremy Ashkenas希望像Ruby程序員那么開心,開發了CoffeeScript,可以編譯成 JavaScript
2014年6月2日:蘋果公司創建的Swift編程語言,是幫助IOS、macOS、Apple Watch和Apple tv的開發程序和應用。
2014年11月12日:微軟宣布將完全開放.NET框架的源代碼,并提供給linux和macos使用
2019年10月:TOIBE發布程序語言排行榜。
2021年7月:TOIBE 發布編程語言排行榜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