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代碼:
# 執(zhí)行系統(tǒng)命令
__import__('os').system("ping www.google.com")
結果:Pycharm輸出一堆亂碼:

快捷鍵:Ctrl + Alt + s 調出設置菜單
或
文件→設置→ 編輯器→ 文件編碼:
將“全局編碼”和“項目”編碼設置為"GBK"。保存退出!

SHIFT + F10重新運行程序,亂碼消失!

頭條說必須300字才能發(fā)布:
以下湊夠300字!!!
打印 9 * 9 乘法口訣表:
#!/usr/bin/env Pytho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Python
# coding: utf-8
# 9 * 9 乘法表打印
i = 0
while i < 9:
i += 1
j = 0
while j < i:
j += 1
print(f"{j}*{i}={j * i} ", end="t")
print()
為什么Python在列表和元組的末尾允許使用逗號?
Python 允許您在列表,元組和字典的末尾添加一個尾隨逗號:
[100, 200, 300,]
('王胃疼', '鄭添衣', '趙六斤', '汪不走',)
d = {
"A": [11, 55],
"B": [66, 77],
}
有幾個理由允許這樣做。
如果列表,元組或字典的字面值分布在多行中,則更容易添加更多元素,因為不必記住在上一行中添加逗號。這些行也可以重新排序,而不會產生語法錯誤。
不小心省略逗號會導致難以診斷的錯誤。例如:
x = [
"fee",
"fie"
"foo",
"fum"
]
這個列表看起來有四個元素,但實際上包含三個 : "fee", "fiefoo" 和 "fum" 。總是加上逗號可以避免這個錯誤的來源。
允許尾隨逗號也可以使編程代碼更容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