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周杰倫在一短視頻平臺上的直播首秀讓無數網友感嘆“爺青回”,據該平臺官方數據,開播10分鐘,周杰倫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次突破4260萬,半小時直播禮物突破2000萬。最終整場直播,在線觀看總人次破6800萬,互動總量3.8億。
然而,流量狂歡的背后,南都記者近期對各大網絡直播平臺周邊的刷量生意調查發現,漲粉、刷量、互動、點贊業務仍然火爆,1萬次視頻播放量僅需0.5元,還有賣家出售黑科技“場控機器人”軟件,號稱“30天打造上萬流量直播間”。
火爆的刷量生意:5毛可買1萬視頻播放
“各直播平臺人氣業務,各種粉絲,一手價格全網最低價”。
南都記者近期臥底多個直播業務QQ群發現,圍繞市面上各大網絡直播的刷量業務花樣百出。以上述周杰倫參加直播的短視頻平臺為例,一家刷單機構向南都記者展示的業務范圍包括在該平臺上的真人套餐、直播人氣、真人粉絲、作品播放、作品雙擊點贊等,其中熱門的業務報價包括10000次播放量0.5元,100個真人粉絲7.97元,100個點贊0.84元,100個評論只需要1.73元等。
“全網最便宜最穩定的業務代刷網站,需要的打開鏈接自助下單。”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此類自助下單平臺并不罕見。
以“代刷網”為關鍵詞在瀏覽器上進行搜索,也能找到許多提供此類業務的網站。以瀏覽器搜索到的“雷X代刷網”為例,該網站提供的業務范圍包括多家平臺直播、視頻瀏覽量代刷等業務。以某短視頻平臺為例,該網站報價4小時直播100人的直播人氣僅需4.35元,包天100人僅需8.7元。
調查中,多家刷單機構向南都記者表示,借助直播帶貨的勢頭,急需大量流量的主播們的已經不單純需要“小號粉”、“機刷粉”,還需要“真人粉”。據一位商家向南都記者提供的“引流熱門套餐”,“30元=288贊+50轉發+20真人評論+2萬播放”。
“異常的去年都不能做了,我們全是健康粉,百分百真人流量。”據一名賣家向南都記者提供的一電商直播平臺刷量的報價顯示,“一萬粉絲850元”,其向南都記者保證“不掉粉,掉了包補”,最高可以做到五萬粉絲,“今天晚上之前,都可以給你刷好了”。該賣家還表示,購買粉絲還額外贈送直播觀看粉絲。
另一名賣家向南都記者提供的上述電商平臺直播“98元熱門套餐”,內容就有“1000普通+1000高級+5人互動+20個在線UV+2萬點贊”。據其介紹,“高級觀看”可以“顯示來訪、正在購買、關注、點贊”等數據,“百分之百真人流量”,“直播間互動,1人10分鐘15元”。
場控機器人135元包月,可批量登錄小號評論、點贊
除了手動操作為直播刷流量,營造虛假活躍的氛圍,還有人賣起了可以“模擬真人”自動刷量的“場控機器人”。
“黑科技權重提升流量,30天打造上萬流量直播間”。南都記者在某個直播刷單QQ群里發現,有幾位賣家正在出售“場控機器人”。
據其向南都記者介紹,“場控機器人”相當于管理員,可以模擬真人身份與直播間用戶實時互動。“進來客人智能歡迎,語音可以自定義一百條隨機,可以送小心心,可以給主播點贊,智能場控,滾屏內容自定義,可以幫直播間活躍起來,拒絕冷場。”一位賣家告訴南都記者,該軟件的出售價格是158元/月。
據其向南都記者展示的操作流程,該軟件設有多個視頻直播平臺的功能分類,“支持多直播間”,并有“24小時值守刷屏”,根據不同的直播平臺規則,可以在該軟件上相應地操作評論、點贊、互動等功能。
賣家向南都記者介紹,通過該軟件后臺,設置“視頻觀看時長”、“信息發送隨機間隔時間”、“操作總批數”、“每批操作數”、“每批結束休息時間”等參數,可以實現對直播間的“人性化管理”,而用戶進入直播間時的“打招呼”的內容也可以自定義設置,“一百條隨機”。
另一賣家向南都記者介紹的一款名叫“云X”的直播互動軟件,操作頁面更為詳細,可以進行“直播間實時數據訂制”、“云端小號互動評論”等,批量登陸小號進行評論、點贊等,賣家稱幫客戶“塑造完美直播間數據”。
業內人士:“網紅只有數據漂亮,才有商業價值”
今年6月,周杰倫在一短視頻平臺推出首個中文社交媒體賬號“周同學”,據官方數據,僅過了70小時,其粉絲就突破1000萬。7月26日晚周杰倫的直播首秀引來無數感嘆“爺青回”,周杰倫的在該平臺的粉絲從直播前的2200萬突破至3000萬。
據該平臺官方數據顯示,開播10分鐘,周杰倫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次突破4260萬,半小時直播禮物突破2000萬。最終整場直播,在線觀看總人次破6800萬,互動總量3.8億,再次證明了明星強大的引流能力。
明星個人影響力為平臺帶來了流量資源,而相比周杰倫巨大的粉絲號召力,官方戰報中稱粉絲和觀看量動輒上千萬的網紅們,其流量真實性還需考究。
“外面有很多專門的公司在做這種流量造假,就是利用一些平臺的漏洞,直接刷數據上去,可以批量點關注、點贊、發評論,但其實是沒有曝光度的。”廣東某直播基地負責人峰哥向南都記者透露了行業內的“常規操作”——通過協議粉(向第三方機構買粉絲買流量)來活躍直播間,是一般中小主播的普遍套路。“網紅只有數據漂亮,才有商業價值。”
“這種就是快速起號,快速漲粉,被平臺封號,就再起一撥號,最終就是賺快錢。”峰哥告訴南都記者,依靠刷量起來的“網紅”,目的就是為了營造虛假的人氣數據,吸引商家從而進行流量變現,“接廣告,直播帶貨,這類網紅有很多,就是純騙咯,也確實會有一部分沒什么預算的商家愿意掏錢給他們試一試。”
監管部門多次就網絡直播亂象約談、勒令整改
當前,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直播賽道,直播功能成為社交、電商等移動應用標配。7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11(2020)》顯示,直播和短視頻仍處于黃金發展賽道。“直播+”造就出萬物皆可直播的景象,直播和短視頻賽道紅利顯著。
而網絡直播在內容、數據等方面的亂象則被詬病已久,監管部門此前也多次針對該領域約談、勒令整改。今年6月,國家網信辦通報了國內31家主要網絡直播平臺普遍存在內容生態不良現象,其中指出一些直播平臺“留言互動、彈幕和用戶賬號注冊疏于管理,違法違規信息層出不窮”,并就傳播低俗庸俗內容等問題約談了“嗶哩嗶哩”“映客直播”等10家網絡直播平臺。
7月23日,國家網信辦針對網絡傳播秩序突出問題再出手,集中整治一批問題嚴重的網站平臺和違規賬號,其中提到“加強網絡名人參與網絡活動管理,規范相關活動網上直播”等內容。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中就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不得通過人工方式或者技術手段實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虛假注冊賬號、非法交易賬號、操縱用戶賬號等行為,破壞網絡生態秩序。
出品:南都新業態法治研究中心
采寫:南都記者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