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演思維的養成
養成導演思維,一定要去刻意練習!
在看到一個不錯的視頻時,看完之后閉上眼睛思考一下:
他哪里吸引了我?他講了一件什么事?它的表現手法以及形式是什么?
他的結尾有哪些亮點?他哪個地方的彈幕多?他這個梗是怎么玩的?
鏡頭哪些地方拍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拍得更好?演員的表演如何?
剪輯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劇情有哪些是多余的?如果這個劇本給你,你會怎么拍?
如果這個故事給你,你又會怎么去拍?這條視頻有哪些元素可以應用在我的賬號上?
一定要多賽道、多維度地去提煉,一定不能停留在只分析同賽道內容的習慣,其實同賽道內容能搬過來用得很少,而且一定做不大。
一般人看短視頻,看了兩個小時,收獲了一點快樂,而你收獲了一堆知識
二、如何打造一個IP?
策劃IP前一定要想好: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怎么做,缺一不可
爆火IP必備的元素:
1.標簽
標簽可以讓人更容易、更深刻、更久遠地記住你。你可以白嫖我的視頻,但是我不能讓你看完就忘了我,我必須在你的腦子里留下印象!
但一定要注意,標簽和符號都要服務于你的故事或者人設,不要強行加!!
標簽可以從服化道、標語(slogan)、背景音樂(BGM)入手
- 看到以下物品你會想到誰:紅眼鏡,羊駝,大蒜,皮芽子、勞力士
- 聽到以下標語你會想到誰:踢館去、獼hotel、奧利給、giao、探店齁逼多、集美貌才華一身的女子、可愛的反派角色、枯燥
- 看到以下博主你會想起什么背景音樂:說車的小宇,張同學,餓貨小蔥仔、白冰
2.差異化
1)內容差異化
世界上已經有了第一個張同學/大logo/白冰/培根日記/踢館小饞....了,誰還期待第二個?
面團妞妞——餓貨小蔥仔(深夜吃播——深夜獵奇吃播+洗腦BGM)
這很涼爽——小魚海棠(約陌生帥哥去餐廳約會——和陌生帥哥拍照)
開箱晏——辛評測(傳統不露臉測評——風格化測評)
在他人原有、已經成熟的內容框架上,找不同。
但不要刻意地為了不同而去改變,一定要有自己的內核。
2)打破常規
利用人設+反差,去引發觀眾的好奇心
例如:美女吃臟攤兒、土豪沒見過世面、乞丐高談闊論、丑女化妝變美女、大一學妹在校門口跳舞.....
3.沖突
人喜歡看沖突,如何制造一個有趣的沖突,是觀眾能否記住你的關鍵,沖突=渴望+阻礙
1)內部沖突:
多數是人物與自己的內心做斗爭,解決這個問題的動力創造了劇情和戲劇性。
像是一個肩膀上的魔鬼和另一個肩膀上的天使。
好比我現在想打游戲,但是我作業又沒寫完;我想吃東西,但又在減肥.....
2)外部沖突:
- 人物與人物的沖突:想打游戲,我媽不讓我打游戲;想坐在餐廳吃飯,卻被老板趕出去...
- 人物與社會的沖突:這種沖突有點棘手,需要營造被社會孤立的感覺
- 人物與自然的沖突:出門突然下雨,買完傘突然雨停了...
- 人物與命運的沖突:一本正經的測評卻翻車;點了個微辣還是被辣翻....
三、策劃
1.選題(開頭)
選題就三個字:新、奇、特
但是拿到了一個好的選題,如何去給腳本寫好呢?
那就是開頭的第一句話。
在拿到選題的時候就要去想開頭的第一句話和第一個畫面,
去設計沖突、共鳴、疑問、獵奇或者是打破常規
它必須吸引人,建立視聽期待
Tips:好好分析你的開頭,都給觀眾建立了哪種期待感。
2.腳本
1)大綱
開始寫作前一定要有一個故事大綱,不管是劇情還是vlog都需要有大綱才能把故事串起來
寫腳本的時候也要思考,大家看你視頻的時候,為什么看,大家又在期待些什么?
故事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 開端要抓人,建立視聽期待,打破常規,共鳴,然后想好結局。
- 發展要迅速,要么精短,要么加催化劑,讓時間過得更快一點,這樣完播率才會更高,視頻質量也才會更輕,不要讓發展變得枯燥無聊且平庸,比如說加點搞笑元素,讓搞笑元素變成催化劑,也可以是別的元素,主要是讓發展不平庸枯燥。
- 高潮要有質量,結尾要勾人,讓觀眾驚喜,驚訝,回味,反思等,能讓觀眾得到些什么。
在短視頻里,有的時候高潮就是結尾,結尾就是高潮,而中長視頻,一定要設計高潮點,這是觀眾能否三連你的關鍵
有了這么一個大綱,腳本是不是就很好寫了?直接填詞就完了!
2)文案
在你特別憤怒的時候,噴人是不是都不用腦子思考就能妙語連珠?
在你特別悲傷的時候,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碼一大串網抑云文案?
在你特別開心的時候,是不是要打無數個哈哈才能表達你的開心?
所以,請用一顆多愁善感的心,去輸出你的喜怒哀樂~
寫腳本的時候,請帶上你的情緒,是欣喜?是驚訝?是感動?還是憤怒?
情緒不光能和觀眾產生共鳴,還能夠讓觀眾身臨其境。
3)為什么你寫的腳本,演員讀起來特別尬?
作為編導,要多聽你的主播說話,他平時會怎么說話?他喜怒哀樂時分別會說什么樣的話?
只有充分了解對方,才能根據他的性格和說話的風格寫出適合他的臺詞。臺詞適合了,演技自然不會尬到哪里去,不然就是編導自己在跟自己對話。
當然,前期在兩個人還不那么熟悉的時候,可以編導先寫一遍,然后主播再修改一遍修改成自己適合的話去表達。
導演寫完臺詞后,首先要自己讀一遍,看看順不順,有沒有可以打磨得更好的語句,什么地方該用什么樣的情緒去處理,如果你自己都處理不好,你怎么教自己的演員去表演?
在教演員表演時,一定要告訴她為什么要這么做?讓演員了解這段戲的規定情境和他此刻內心應該想些什么(內心獨白),他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狀態,讓演員充分get到你想要表達的點,這也是作為導演的基本功。
3.結尾
動筆之前要先想好結局,通往結局又會有哪幾個步驟。
平時看視頻的時候可以思考:
1.看完開頭前五秒,暫停,你期待的結尾是什么?
2.看完一個優質短視頻,思考一下結尾的亮點是什么?
3.思考一下大IP養成的結尾慣性是什么?
結尾要有:驚喜、驚訝、反思、回味,給觀眾制造情感鏈接
最簡單的就是電影博主,有的博主講完電影擦屁股走人,但是有的電影博主會在結尾總結提煉和升華主題,毒舌電影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4.標題
腳本寫完后可以先起一個標題,再給這個視頻想一個最吸引人的封面,以及開篇的前5秒要如何去設計(是直接用腳本的開頭?還是用某個有趣環節的精彩前置?)
這是影響我們播放量的第一道坎,有時候最折磨人的不是如何拍攝和剪輯,而是如何起標題和封面還有設計視頻的前5秒。
你的標題(主題)時刻提醒著你,你的觀眾最想在你的片子里看到什么。
如果腳本寫完都想不到一個好標題,那么你就該回頭反思了,我這期視頻真的有趣嗎?
分享一本好書——林桂枝的《秒贊》,這是我在做編導工作時的案頭必備神書,沒靈感了就停下來翻兩頁,一定有那么幾行字能激發你的創作靈感。
四、拍攝
1.拍攝前
- 服化道的檢查、場地的對接、前期的調研,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去拍攝
- 拍攝前一定要對詞,尤其是演員 要把臺詞背下來,編導要理清楚大綱
- 作為一個導演,拿到劇本的時候就應該開始想你的剪輯和你的畫面拼接,拍攝前一定要把劇本、臺詞在腦海里演練至少3遍,并且把每一個分鏡頭在腦子里構思出來,直到成片的效果就在你腦子里出現,即使扔掉劇本,你到了現場也知道該拍什么
2)拍攝中
- 拍攝手法和身法很重要,請關注你的視點,鏡頭語言,不斷在實踐中去打磨自己的拍攝技巧吧!
- 現在大部分創作者都在拍攝vlog類型的視頻,編導一定要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發現身邊正在發生、即將發生的有趣的事
- 不要太快的結束錄制,讓演員多演一會兒,多講一會兒,有時候即興的甚至比腳本里的還好,因為在演員即興的時候是有她的真情實感在的,更容易打動觀眾
- 如果在拍攝上發生爭執,不要太過糾結,編導想要的和演員想要的咱們拍兩遍就完了,最后看看剪輯效果哪個更好,不能在拍攝上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 編導一定要學會調動演員的情緒,和演員一起身臨其境地去“玩”,不要在鏡頭后面擺臭臉,思考一下,你做演員的時候,你的導演在相機后面一副臭臉,你會不會受影響?
- 作為導演,創作者,要享受拍攝的過程。
3)拍攝后
- 及時復盤,剛才的拍攝有沒有不足的地方?編導和主播都有什么可以改進得更好的地方?
- 拍攝完不論是編導還是主播,一定要在腦子里把成片剪輯幾遍,這樣在回到公司開始剪輯時,就清晰的知道自己腦子里要什么,不要什么,效率翻倍,如果是晚上拍攝,那拍攝完就用備忘錄把剪輯思路寫下來,第二天開始剪輯時再看一遍
五、剪輯
- 善用剪輯工具,打破舒適區,去嘗試用更高效的工具去剪輯,作為一個pr、fcpx、剪映、達芬奇、會聲會影都用過的人,忠實的推薦Adobe全家桶,試想一下,當你的片子要修改10遍、20遍的時候,哪個軟件更方便?
- 這里推薦粗剪用pr,字幕/花字用ps,特效用AE,最后再用剪映加磨皮和部分特效花字,剪輯師應該積累自己的素材庫,當你的素材庫達到一定量級的時候,質量和效率都不會比剪映低到哪里去。
- 一條視頻如果剪輯完3分鐘,想一想,如果刪1分鐘,你會刪哪些地方,這些地方是不是你的尿點,如果再讓你刪30秒,你又會刪哪些地方,做短視頻一定要學會做減法!
- 第一批觀眾很重要,片子出來后,多抓一抓身邊的小伙伴,求他們幫你看看并提出問題,當然,他們提出的所有問題只能供你們參考,最終如何剪輯應該由自己決定,畢竟你才是那個對結果負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