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直播帶貨方興未艾,如火如荼,不只是老百姓紛紛加入,連不少明星也紛紛加入。明星自帶流量,其帶貨的優勢老百姓自然無可比擬,而且大都不看銷量,只收出場費,往那里一坐,銀子就嘩嘩地進了腰包。而普通老百姓則要從零做起,從第一個粉絲做起,從第一單做起,成功的只是萬分之一,只是極少數人。在西安,有一對夫妻也做直播帶貨,他們在短短的8個月銷售了10萬單,銷售額達到200多萬元。他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對夫妻男的姓劉,女的姓穆,都是80后。夫妻倆本是咸陽人,以前在西安勞動南路賣菜為生。賣菜的十年里,也就混個溫飽。前幾年疫情不斷反復,對小劉和小穆的生意影響也很大,剛進了貨第二天被封控在家,眼睜睜看著一大堆菜要壞掉只好送給鄰居和親戚。小區解封了菜市場卻封控了,臨時找個地方被城管趕來趕去,有的臨時攤位費又很高。生活早已是入不敷出,兩個孩子的生活費已是捉襟見肘,無奈之下,小劉和小穆想起了做電商,因為電商可以回避一些疫情的影響。他們看到西安有一位名叫婷婷的在做直播帶貨,銷售一種多功能神奇泡泡,可以擦鞋子,也可以擦車子。就聯系了廠家,雙方洽談了合作意向。小兩口說干就干,2022年6月的一天,小穆就開始試著直播。小劉還是賣他的菜。
萬事開頭難。小穆開播后一天播兩次,每次兩三個小時。從第一個粉絲到增加了1000個粉絲用了不到一周,除了線下賣了幾單以后,線上沒有賣出一單,給顧客免費擦鞋子倒用了不少產品,不禁有些懈氣。6月天氣炎熱,每天下來口干舌燥,嗓子從冒火到沙啞,身體上也有些吃不消,加之又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原來帶神奇泡泡的婷婷轉行帶服裝了,讓小穆對這個產品產生了懷疑,對自己的直播前途產生了懷疑。再三考慮之后,小穆決定還是再堅持一下,她開始調整自己的話術,研究流量的特點。在提高表達能力的同時,小穆還把顧客擦洗之前和擦洗之后的鞋子在直播間反復給粉絲展示,這就收到了意外的效果,終于開張了,有了第一單、第二單、第三單……
小穆從此開始有了信心,粉絲也慢慢地多起來,最多的時候一天增加了5000多粉絲,每天的銷量也保持在1000單以上。突然有一天出了5000多單,這讓小兩口驚喜不已,小劉當即決定不賣菜了,和小穆一起做直播帶貨。直播時小穆在鏡頭前一邊給顧客費擦鞋子,一邊給手機前的粉絲講解產品的特點和用法,以及優惠政策。小劉在鏡頭后邀請半信半疑的路人前來免費擦鞋,在小穆休息時他就自己上陣給顧客免費擦鞋。線下的生意好了起來,線上的出單量更是不斷增長,有一天出單量超過了10000單,粉絲量在2023年春節也突破了10萬……
如今,小穆已經成為這款多功能神奇泡泡產品最成功的帶貨人,每天直播間的人數穩定在500人左右,出單量保持在1000單以上。因此有不少粉絲從外地起到西安前來取經學習,除了女孩以外,還有一些男孩也想加入。小穆有一個十幾年的閨蜜小張,是一家公司文員,看到小穆成功以后,最終下決心辭去了有固定收入的文員工作,和她一起做直播帶貨。小張是從春節后開始做的,僅僅一周時間,粉絲達到2000多,出單100多。對這個成績,小張信心滿滿地說,我剛開始做,這還算可以。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說起自己的成功,小穆說:我的體會是,首先,沒有風險的事情是沒有的,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有一個風險評估,看自己能不能承受這些風險;其次,是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不要淺嘗輒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第三,要不斷學習方法和技巧。遇到困難,不要氣餒,要想法克服并戰勝,這樣才有可能成功。這世上沒有一個成功會是一帆風順的,是輕而易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