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微信的功能已經非常強大,也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許許多多的便利,但是眾口難調,還是有許多功能不夠完善,往往會遭人吐槽。其中有一個網友的吐槽點,就是為什么微信撤回消息之后還要提醒對方呢?畢竟撤回消息就是為了不讓對方看到這條消息的內容,現在突然提醒對方的話,反而會讓對方覺得很好奇。
實際上,微信這樣做也是有它自身的考慮的,小雨總結了以下三條,不知道你是否認可。
1、為了保護雙方的利益不受損失
微信撤回消息有提醒,怎么會和雙方的利益掛鉤呢?先來看一下在特定場合下的一個案例吧。
在沒有撤回消息提醒的情況下,對方將一些對自己不利的內容撤回時沒有一點痕跡,在后續通過網絡維權時也沒有證據。
在設置了撤回消息提醒之后,盡管對方將重要的內容已經撤回了,但還是會留下一定的痕跡。如果后續雙方因為此事發生糾紛的話,“撤回了一條消息”這幾個字也是一個重要的證據。
2、產品的定位不同
國內的即時通訊工具除了微信還有阿里的釘釘,他們二者的定位和使用場景不同,所以造就了他們的用戶體驗也是不一樣的。
在用戶體驗方面,釘釘注重的是發送方的體驗,而微信則更注重接收方的體驗。
通過釘釘發送的消息,發送方可以看到對方的接收狀態是已讀還是未讀,甚至于還可以對未讀消息使用“釘一下”功能強迫對方接收。
與釘釘相比,微信則是更加注重接收方的體驗,所以他不會增加讓發送方查看對方消息是已讀還是未讀的狀態。
所以在,接收方體驗最優的邏輯下,設置了對方已撤回的消息提醒。
3、微信不為用戶體驗背黑鍋
微信在收到消息的時候都會有消息提示音或者是手機頂部的消息欄推送消息,所以對方還是能夠知道有人向自己微信發送了消息的。
此時,發送方在發出消息后發現有錯誤,并且很快將消息撤回。
如果這個時候接收方在聽到微信的消息提示音后打開微信卻沒有看到消息的話,會以為是系統出現了問題造成消息丟失了,反而會覺得微信的產品設計有問題。
所以對于這樣的一種情況,微信也是不想背這個黑鍋的。
總結
之前微信之父張小龍曾經表示,每天都有好幾億用戶在教自己怎樣做產品。面對這樣龐大的用戶體系,再加上用戶的各種挑剔,做一款好的產品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微信在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能夠保持住剛開始的純凈也是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