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發過一個視頻,標題是《抖音有毒:為什么全世界人民都在刷?》,
有些人說視頻講的不夠詳細,太水。
對,你說的沒錯。
照顧到視頻長度,大眾接受度,所以內容上做了精簡。
這篇文章內容更詳實,視頻稿子是在這個稿子上精簡的。
喜歡尋求深度科普的可以來只看這個稿子,如果你有興趣深入研究的話。

2018年抖音正火的時候,我有一天下班回到家太累了,就坐在一個小板凳上拿出手機刷抖音,等我老婆叫我去吃飯的時候,猛地一下站起來,腳麻了,落地時扭傷了腳踝,腳面當時就腫了個大包,趕緊打車去醫院拍片,幸好沒有傷到骨頭,大夫給開了藥,之后上班拄了半個多月的拐。

同事問起來怎么弄傷的,沒好意思說實話啊,就撒謊和領導同事說上樓不小心扭傷的,之后默默的就把抖音給卸載了,那時真的體會到什么叫玩物喪志,抖音真是堪比毒品,叫人上癮,沉迷無法自拔。
流行的必定是通俗的,高雅的必然是小眾的。所以流行歌曲因為俗,所以能夠得到大眾傳唱成為經典;而我們的國粹京劇鐵桿票友不少,卻難成氣候,不能成為全民之喜好,為啥?就是曲高和寡,老百姓喜歡的東西和精英喜歡的東西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那選擇做什么層面的東西自然在開始就決定了它的市場有多大,這里沒有什么對錯,不要杠了,講的就是個道理。
中國造的應用程序出海之后,在全球市場中,發展普遍處于劣勢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比如微信這個全民級應用,在2019年底應超過11億用戶,它的海外版本WeChat用戶數量最近才剛超過1億,這還是努力六七年才取得的成果,相比之下WhatsApp只用了2年時間就新增了5億用戶,總用戶數目前達到20億。而Facebook的用戶量則達到了25億,推特的用戶數量也至少超過了5億。而另外一個全民級應用,抖音,海外版叫tikTok,卻在全球app市場上的發展勢如破竹,一路橫掃,不僅中國用戶沉迷,全球用戶也非常喜歡。

那么,抖音和他的tikTok的成功奧秘在哪里呢?如果說微信、支付寶這些全民級應用出海不利是因為時機不對,水土不服,那么為什么抖音卻能克服這些困難?你可別說這是運氣好,資本市場和用戶都看好這個產品,哪有這么多巧合,我們今天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到國內,先來看中國的網民構成。
在中國,只有3%的人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到2020年3月,CNNIC第45次調查報告顯示:中國萬民規模達到9.04億,近6成學歷為初中及以下,同時,9億網民中,6.5億月收入低于5000元。基本上巨大的長尾用戶長的是這個樣子:收入低,學歷低,壓力大,生活成本高,不開心不快樂,這些是這個廣大互聯網用戶的基本特征和畫像。

中國網民學歷構成

中國網民收入構成
所以你看,在中國這個巨大的人口市場中,不管你做什么項目,如果不接地氣,非要整一些高雅的,逼格高的,是自然要被這個市場淘汰掉的,知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知乎第一波使用者都是各個領域的大牛,靠邀請制創造了一個精英平臺,這樣的平臺是自然不能發展壯大的,所以知乎開始要用戶要生存要發展,開放了注冊,用戶一多,什么人就都來了,知乎的調性就開始變Low,精英氣質開始被稀釋,這只能說是知乎在平臺的利益和發展之間左右互搏后的權衡。
當我們試圖去分析抖音成功的奧秘所在時,我們既要去分析他成功的客觀原因,也要看到他主動自發做出的努力,即主觀原因。
先來看看客觀原因
隨著換機潮,功能機更新迭代到智能機,移動互聯網時代隨之到來,因為手機的隨身便攜,隨時隨地能夠接入互聯網,消磨看起來無限的碎片化時間,比如拉個屎刷兩下,等公交車刷兩下,開會無聊刷兩下,躺在床上刷兩下,天然的就給各類移動APP提供了巨大的溫床和用戶市場。用戶要打發無聊的時間,要通過學習解決焦慮,要暫時逃避生活之苦和生存壓力。。。總之,人的本質就是趨利避害,貪嗔癡,喜歡享樂逃避痛苦,“生活已然這么難了,我為啥不樂呵點呢”。所以愿意在手機上消磨時間,而這些需求,不管是中國用戶,還是全球用戶,在需求上都是一致的。而這就給抖音的出現帶來了巨大的機會,成為它的客觀原因。
那抖音是如何抓住這個客觀事實,通過自我運作,借勢飛起,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為風口上的大母豬呢?
再來看看主觀原因
1. 讓你免費獲得快樂
生于當代我們都不太容易,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壓力的增大使得我們需要經常放松減壓。出門旅游,逛街購物,雖然都能很好的減壓,但花費的金錢與精力也是巨大的,誰讓咱們沒錢呢?而且路途奔勞快樂獲得太慢,花錢一時爽還款火葬場,想一想總是讓人索然無味。這時候娛樂短視頻應用就完全沒有這些問題,每一次刷新都是免費的,每一秒的快樂都是立刻的,只要刷刷刷,多巴胺上頭,欲罷不能啊。所以,抖音做的就是滿足他們不花錢就能馬上得到快樂,只要刷上我,分分鐘都是快樂。
2.滲透進你的碎片化時間
抖音初期運作的時候,短視頻上限定只能錄制15秒到一分鐘,為什么這么設計?你想過沒有。其實就是讓我們隨時用零碎的時間來刷,打發哪些無聊的時間,效果非常的好。比如說,你在排隊買東西時候,刷一下;等車的時候,刷一下;等電梯的時候,刷一下;拉屎無聊刷一下,十幾秒就能看完一個,并且進入抖音app還不用太復雜的操作,只要點一下就可以了,學習成本低容易上手,不喜歡,下一個。中心化的內容分發模式,千人前面,基于你的喜好不停訓練,總有一個特定的用戶畫像適合你,隨之而來的就是洶涌澎湃的快感高潮,一個接一個戳你的興奮點,讓你腦暴。
3.忽悠全民參與,滿足草根的明星夢
屌絲都想高富帥,濾鏡之下無丑女。上到99下到剛會走,你在抖音里能看到一個線上人間百態,注意啊,你發現沒?你看到的都是平頭老百姓。人都想獵奇,窺探別人生活,所以這類APP滿足了你的欲望,足不出戶就能看到遠在天邊的人的生活方式,嬉笑怒罵,喜怒哀樂。另外你不僅是一個觀看者,你也可以自己拍視頻參與其中,記錄你的美好生活。人都有成為明星的樸素愿望,而在15秒內完成一個小短片的制作成本難度大大下降,使全民都有參與的愿望,抖音畢竟是一個平臺,內容要靠廣大用戶提供,只有降低了成本,激發了全民的創作欲望,素人在抖音里的成名爆火,也會讓每個人都有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平臺鼓勵模仿復制跟風頑梗,這事基本就成了,內容UGC,靠用戶生產就不成問題了。
4.平臺內容保羅萬象
平臺里不僅是會跳舞的長腿美女小姐姐,懂化妝的office lady,還有各種個才藝表演,生活小竅門,學習教程,讓你有一種感覺到自己會成為更好的自己的幻想,實則是放到你的收藏夾里去吃灰了,但是這對平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注冊了,你刷了,你上癮了。
5.借助明星和飯圈助推
通過明星入駐拍片,引入明星效應。大眾圍觀模仿帶動創作,好內容源源不斷;通過飯圈文化,吸引明星的粉絲入駐,大牌明星粉絲基數很大,快速入駐為明星搖旗吶喊,帶動注冊用戶的提升和社區活躍。
6.利用你的關系鏈傳播
通過讀取你的通訊錄,在你注冊后引導你和朋友關注;當你發現有趣的內容時,通過你的社交賬號快速傳播到其他社交平臺,如微信,微博,借你的關系鏈拉新,把更多的新用戶拉來注冊。
7.機器面前,人人上頭
在平臺運營上,通過推薦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以推薦算法為中心分發內容的手段,向每一個用戶提供千人前面的服務體驗,通過你的完播率、點贊率不斷學習你的喜好,智能的為你提供持續的快樂上頭體驗,低自制力的用戶自然很難把持,欲罷不能,最終陷入抖音的算法中,耗費大量時間。在這個時代,誰占據了用戶的時間,就等于贏得了戰爭,其他競爭產品已經失敗了。而抖音的恐怖就在于,他贏得戰爭的同時,不僅是同類產品的失敗,也是其他所有app的死亡,因為他占用的時間更多。
抖音的國內發展之路我們說完了,我們再來看看抖音和他的海外版tikTok是如何火遍全球的。說起來,抖音當時其實是模仿了海外一款產品musical.ly。成功之路開始于標準的c2c,即copy to china的經典模式,什么應用在國外做的好,就把他復制到中國來做,憑著中國的人口基數,只要運營不太出錯,結果就不會太差。
在2017年,Musical.ly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輕松登頂美國App Store下載排行榜,獲得了2.4億的全球用戶;而此時,字節跳動的抖音也開始在中國市場上嶄露頭角,自2017年3月起抖音已經進入到App Store下載榜前十,并偶爾登上榜首。抖音和他模仿的原型基本在同一時間節點上爆發,但抖音的爸爸字節跳動母公司,這頭高產老母豬憑借著鈔能力聰明的用10億美金買下了Musical.ly,并將其該名成了tikTok,自此雙劍合璧,抖音憑借這款國外產品當跳板,順利完成出海,實現國內和國際齊頭并進,文體兩開花。
接著前面我剛提到過國內用戶的學歷和收入構成,這個結論是放在之四海皆準的,更大基數的網民用戶都一樣,收入低,學歷低,壓力大,生活成本高,不開心不快樂,簡單說就是:爺不快樂。所以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運作手段和玩法一樣:憑著明星效應打造品牌影響力和追星效仿,通過強運營,讓全球用戶廉價甚至免費獲得快樂,獨占他們的碎片時間,給他們一種能夠實現自己明星夢的幻想,通過平臺提供包羅萬象的內容,利用用戶個人的關系鏈傳播導流,獲得更多的用戶和傳播,借助推薦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以中心化分發內容的方式為每個用戶提供千人千面的嗨頭體驗,所有的優勢和特點集中在一起的時候,想不成功都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