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多個應用間快速切換,手機多窗口交互應運而生,本文對比小米,魅族,錘子等三款手機,來探討未出現多窗口交互前的一些友好交互,通過此來質疑目前的多窗口交互。enjoy!

更大的手機屏幕,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應該能顯示更多的信息,而不只是更大的信息。更強的手機性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應該能在多個應用間快速切換,而不只在游戲時才火力全開。所以在告別了喬幫主黃金 3.5 吋,以及性能捉襟見肘的時代后,手機多窗口交互應運而生。
但受屏幕尺寸所限,我并不認為手機多窗口是用來像電腦多窗口一樣提高生產效率的,比如邊看網課邊做筆記、邊查資料邊寫文章,而是提高特定場景下的消費效率,比如邊關注滴滴司機的位置邊看新聞,邊看視頻邊聊微信。
什么是友好的交互?
在正式聊市面上的手機多窗口交互前,我們先籠統地看看什么是友好的交互。
友好的交互應滿足以下 4 點基本要求:
- 操作意圖明確。如果不知道操作后會發生什么,那么這個操作就會讓用戶焦慮。
- 操作反饋明確。例如相機對上焦后會發出“滴滴”兩聲。
- 穩定可靠。其實這并不算交互層面的問題,而是技術問題。不同情況對于穩定性要求不同,如果兒童手表的電子圍欄有過一次識別不出小孩離開了圍欄區域,那家長以后還能放心嗎?
- 操作步驟少、簡便。同時還需要避免由于太簡便而容易誤觸發,比如滴滴司機端的乘客到達操作不是點擊確認,而是類似早期 iphone 的滑動滑塊確認。
加分項:
操作過程可以停止,甚至可以恢復到之前的樣子,那么用戶在進行這種操作時幾乎不會有任何壓力。
此外,一個功能的使用過程,應從打開、使用、關閉 3 個階段全面考慮。正如出汁率再高的榨汁機,使用完難以清洗的,都離不開吃灰的命運。
接下來我們具體看目前的手機多窗口針對的 4 個場景。
(1)正在使用應用 A 時,需要臨時使用應用 B
優化效果:不離開應用 A,可便捷插入和退出應用 B 。


魅族提供了雙擊小窗外區域退出小窗的方式,就是考慮到單擊過于方便,無意碰到屏幕也會把小窗關了。
如果看小說時來了消息,想看完這個段落再回消息,雖然通知已經消失了,但還在通知中心里,魅族的通知中心里依然保留了「小窗打開」按鈕。

以上場景是在應用有通知時,我們被動打開應用,那么沒有通知時,我們如何自發打開應用呢?比如看到新聞里說老婆那邊會降溫,要發微信提醒老婆加衣服,如何不退出新聞卻打開微信呢?
這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操作入口,操作入口目前有 4 種形式:
- 屏幕上明確的標識,比如應用的圖標
- 機身按鍵,比如 iPhone 雙擊側鍵打開Apple Pay
- 在屏幕上作出特定動作,比如從屏幕底部上滑回到桌面
- 語音識別
魅族的方案是從屏幕左/右下角向內滑,調出主動小窗打開應用入口,手指停在哪個圖標上再松開,就直接小窗打開那個應用。
小米則不能在不離開應用 A 的情況下主動打開應用 B,需要先進入最近打開的應用界面,再點擊“小窗應用”按鈕展開“小窗應用”窗口。這個交互可以進一步優化,當“小窗應用”窗口里有應用時,默認展開“小窗應用”窗口,從而減少一步操作。

正在讀微信公眾號時,好友發來消息的場景,微信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案:把公眾號頁面縮小到懸浮氣泡里,回復完消息后,可以打開氣泡繼續讀公眾號。魅族的小窗此時則更加巧妙:在微信公眾號里小窗打開微信對話。相當于同時打開了同一賬號的兩個微信,這個交互魅族稱為「平行小窗」。

(2)應用 A 的狀態需要頻繁甚至實時關注,但不需要太多注意力,同時想要使用應用 B
優化效果:同時顯示應用 B 以及應用 A 的狀態。

(3)從應用 A 中復制內容到應用 B
優化效果:選中應用 A 中信息,直接拖拽到應用 B。
錘子手機的直接拖拽操作非常方便,但不能忽略此前需要先進入「一步模式」,再把另一個應用添加到小窗。如果只是為了復制一段文字,并不會比先在應用 A 中復制,再打開應用 B 粘貼方便很多,啟用「一步模式」反而會顯得陣仗太大。

堅果 Pro3 發布會上演示把便簽直接拖拽到微信里發送
(4)多個應用切換
優化效果:同時顯示多個應用,最大窗口為正在使用應用,其他小窗口為待使用應用,點擊待使用應用可放大窗口。

SmartsianOSv7.1 更新日志中對「一步模式」的介紹
目前手機廠商普遍提供的應用切換方式是左右滑動底部橫桿,這個操作也足夠方便,但用戶不會時刻記得屏幕左側、右側是哪個應用,對于切換操作沒有明確的預期。

–
手機多窗口交互場景
我們再來質疑一下手機多窗口交互的各種場景。
1.「小窗模式」真的很厲害嗎?
Flyme 7 發布會上楊顏這么形容:
即用即走,非常方便。千萬不要小看這個設計,當你實際體驗之后,你就會發現,它會大幅度的減少因為頻繁的應用跳轉而帶來的心理負擔。
應用跳轉而已,怎么還牽扯到“心理負擔”了呢?
這并不是聳人聽聞,細微的改善經過成千上萬次的重復,也會被放大。
舉個應用更加廣泛的例子,全面屏手機通過從底部上滑來返回桌面,如果上滑中暫停可以查看最近使用的應用,繼續上滑還是回到桌面,如果下滑的話又可以回到當前的界面,相當于后悔藥。所以我們可以邊上滑邊想自己要干啥,如果啥也不想干還能撤回,輕松愜意。

2.「一步模式」真的能改善手機辦公的體驗嗎?
Smartsian OS 的「一步模式」實現了內容在兩個應用之間的直接拖拽,甚至可以在手機上把 word 里的圖片拖拽復制到 Excel 里。這是一個在發布會上效果非常好的演示,但再卓越的跨應用復制粘貼交互,并不能改善手機上編輯 Word、Excel 糟糕的基礎體驗。

朱海舟在堅果 Pro3 發布會上演示把圖片從Word 直接拖拽到 Excel里
然而用「一步模式」辦公也并不能因此被否定,如果這個場景就是面向發布會的,那么在發布會上得到了歡呼,這個設計就已經成功了。
把「一步模式」搬到帶有鼠標鍵盤的平板電腦上,則會切實改善生產效率,因為生產力的基礎體驗通過大屏幕和鼠標鍵盤得到了保障。

3. 等待游戲更新很無聊,除了把游戲放進「迷你窗」,還有其他辦法嗎?
MIUI 12 發布會上介紹了這個場景:等待游戲更新時將游戲縮小為「迷你窗」懸浮在屏幕上,此時可以刷微博,而不必等著游戲更新完而什么都不能做。

MIUI 12 發布會上介紹「迷你窗」
只要游戲更新時還能進行其他操作,這個痛點就被治愈了。那為什么不把游戲退到后臺呢?
因為游戲在后臺可能會被殺掉而導致更新終止,那么讓系統識別并保證后臺正在更新的游戲不被殺掉,也解決了問題。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還可以在游戲更新完成后發通知提醒用戶第一時間開始游戲。
相較于迷你窗,把游戲退到后臺更符合用戶已有習慣,且不會遮擋正在使用的應用,體驗更好。當然對于既要隨時知道游戲更新進度,又要能進行其他操作的用戶來說,「迷你窗」是很好的選擇。
從更高一個緯度解決這個痛點,則是縮短游戲更新的時間。使用 5G 網絡更新過游戲的朋友,可以分享下更新所需時間,讓我開開眼界。讓游戲更新的過程完全無感知則是終極目標,因為用戶要的是玩游戲,而不是更新游戲。
最后,非常感謝這些挖空心思壓榨手機屏幕空間和性能的設計師們,同時也期待 iPhone 的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