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手機圈每隔幾天就會有新機登場,但依舊有小伙伴表示內心毫無波瀾——
「你發任你發,我的小米 6 還能再戰兩年。」
就算是電池損耗了,按鍵不靈了,屏幕摔碎了,修一修還能繼續用。

但是吼,說到修手機這事兒,咱蘋果用戶可就不樂意了。
眾所周知,蘋果官方提供的維修服務十分昂貴。
就拿大家最常換的電池來說吧,別家一兩百就能搞定,還時不時有優惠活動。
蘋果這邊呢?519 塊動不動就沒了,一些老機型也得三百多塊。

看到這樣高昂的價格,大家第一個念頭可能是,路邊隨便找個便宜的店鋪將就一下就 ok,官方維修大可不必。
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
對于第三方維修,蘋果一直都限制得比較死。
從 iphone XR 這一代開始,蘋果搞了一套電池加密的騷操作,在非認證渠道更換電池后,手機會提示「無法驗證電池為正品」,同時不顯示電池健康信息。

更重要的是,剛換沒幾天的時候,這個通知會以彈窗形式出現。之后雖然不會彈窗,但會一直在設置里顯示。
深得微軟「你可能是盜版軟件的受害者」彈窗真傳了可以說是。
不僅僅是電池,在非認證渠道維修屏幕、攝像頭等部件時,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對于這種嚴格的維修政策,絕大多數消費者都表示不接受:不就是想靠維修服務和 AppleCare+ 賺錢嗎?
不過,看了最近 iPhone 的系統更新內容之后,我倒是產生了一丟丟原諒蘋果的想法。
蘋果在 IOS 15.2 RC 預覽版(正式版預計下周推送)的設置中,新增了「部件和服務歷史記錄」選項。

有啥用呢?
如果你的 iPhone 換過電池、屏幕或者攝像頭,包括時間在內的相關記錄就會顯示在這里。
劃重點。
如果是在蘋果認證渠道換的,旁邊會顯示「正品 Apple 部件」;如果部件非正品、無法正常工作或曾在別的 iPhone 上使用過,則會顯示「未知部件」。

相比之下,之前的版本只會提醒用戶存在未知部件。
這項功能看起來簡單,卻能帶來很多好處。
修手機時,我們經常會聽到師傅使用「原裝」、「原配」、「原廠」等話術。
到底是不是真的,以后看設置就一清二楚。
二手交易時,iPhone 究竟是不是原裝無拆修?如果修了,啥時候修的?部件又是不是正品?這個功能也可以幫助你驗證。
還有一種奸商,當你只需要換外屏時,會把整塊屏幕都換成廉價配件,然后把換下來的配件以「原裝」的名義賣高價。
有維修記錄加持后,這種操作估計也是難上加難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老機型未對部件加密,所以看不到相關提示,具體情況如下:
iPhone XR、XS、XS Max 及更新機型(包括 iPhone SE(第 2 代)),可以看到電池是否經過更換。
iPhone 11 、iPhone 12 和 iPhone 13 各款機型,可以看到電池或顯示屏是否經過更換。
iPhone 12 和 iPhone 13 各款機型,可以看到電池、顯示屏或相機是否經過更換。
未列出的機型則無法使用這一功能;另外,只有維修過的機型,才會顯示相關信息。
還有一個問題大家可能也很關心,維修記錄功能正式上線后,會不會影響我選擇第三方維修呢?
答案是不會的。因為這項功能僅僅只是一個提醒,不是說換了「未知部件」就不讓你用。
所以吼,選擇權依舊在咱們自己。
盡管如此,蘋果依舊強烈建議「由接受過培訓的技術人員,使用正品 Apple 部件進行維修」。

因為不遵守正確的安全規程和維修規程,可能導致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或者設備安全性出現問題,比如配件損壞、過熱、甚至人身傷害等等。
但我還是想替廣大消費者吐槽一句。
誰不想要正規?誰不想要安全呢?還不是因為蘋果官方的維修服務貴得離譜?
要是價格合適,相信絕大多數用戶都會優先選擇官方認證渠道吧。
那么,我們還有沒有機會,等到「低價和正品我全都要」的那天呢?
你還別說,真的有。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上個月蘋果宣布了「自助維修計劃」。

大概意思就是開放官方零部件的購買,并提供相關的工具,讓用戶自己搞定一些簡單的維修,比如屏幕、電池和攝像頭。

蘋果將于明年初在美國率先啟動該計劃,隨后推廣到其他市場。
由于省去了一些中間環節,此渠道零部件的價格很可能比官方維修服務低。
到底便宜多少,就要看蘋果的誠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