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商家做抖音已經成為了一個共識,大家都知道,流量在哪生意就在哪,當下最火流量最大的平臺無疑是在抖音;
另一方面,大量的商家、品牌方也通過抖音拿到了結果,甚至有的時候一場直播、一條視頻帶來的業績和利潤,超過了過往渠道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數據。越來越多的商家也意識到:抖音是一個巨額盈利平臺。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再好的平臺再好的項目依舊是二八定律定得死死的,甚至這幫人多了,二八定律變成了一九定律。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市場環境,大部分人入局抖音都以失敗而告終,商家和品牌方也是如此,而究其原因,無非是繞不開這幾個死穴,踩了這幾個坑:
- 第一、喜歡自嗨,喜歡強調自己的產品
抖音是一個內容平臺,不是純廣告平臺。
很多商家一上來喜歡強調自己的產品本身,導致做抖音變成了發廣告。事實是,好產品根本不是核心。因為遍地都是好產品,這是一個供大于求的市場,抖音是一個內容平臺,你必須要先引起大家的關注,讓大家了解你、喜歡你。這樣你才能夠有機會去面對更多的精準人群來介紹你的產品。千萬不要生硬地打廣告,發一些自嗨的內容。
為什么很多網紅都是先通過某個才藝,或者新奇特路線、或者通過營銷事件,先把流量做起來,然后才開始帶貨?因為流量要比產品重要一萬倍,人要比產品重要一萬倍,同樣的產品,不同的人賣,效果完全不一樣。
- 第二、缺乏對抖音的了解,不清楚抖音規則,推薦邏輯等
我們在一個平臺首先要了解這個平臺的規則,有的商家一上來就發店里電話,就發二維碼,直接就違規限流,作品發出去沒有一點播放量,這就是典型的不懂基礎規則。
此外,還有推薦邏輯,內容分發機制,人群畫像標簽等,這些直接決定了賬號能不能做起來。我們都知道有好幾億人刷抖音,人群標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做的是美容美發,但是你的視頻都推薦給了老頭老太太、又或者你是本地餐飲店,但是視頻都推薦給了外地,這基本上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很難給自己店鋪帶來客戶。
- 第三、老板不夠重視抖音
老板不重視,不可能做好抖音,老板不重視意味著一是不想花錢或者預算很少,不想配置相關人員,二是不找專業團隊,也不系統化學習,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這樣是很難做好抖音的,抖音現在已經不是幾年前的抖音了,大量創作者,包括很多的專業團隊,資本都已經紛紛入場,競爭非常激烈。
所以一定要非常清楚地了解到抖音的一個運作機制,從變現閉環打造,梳理好變現模式,到人設和內容定位,找爆款姿勢,再到內容輸出以及流量的承接和轉化,私域的運營等等,這是一個系統化的運作。
- 第四、為了做抖音而做抖音,盲目跟風模仿。
很多商家看到同行或者是一些大的品牌在抖音取得了一些成功,然后覺得自己必須做,心里非常的著急,盲目地去跟風。但實際做抖音它是需要一套完整的一個邏輯,要有清晰的定位,變現閉環,人員配置等等。
而且有一些行業也是不適合做抖音的。比如說這個醫療健康領域,有的領域必須要有專業資質,比如財經媒體等。
其實商家做抖音,簡單來說就三個問題。我要賣什么產品?我要把這些產品賣給哪些人群、用戶?第三個就是我怎么能夠吸引這些人群、用戶來關注我,來了解我的產品,從而產生消費呢?
那這三個問題對于商家來說,第一個我賣什么產品其實已經是確定了的,第二個這些產品針對哪些人群,其實自己整理一下,思考一下,也能夠把這個人群畫像能夠確定下來。最核心的就是第三點,我應該怎么吸引這些人群呢?比如說你是一個瑜伽行業的一個老板,你的產品就是你的瑜伽課年卡月卡,或者說私教班,針對的人群更多的偏向于這個年輕的女性群體。
你就需要針對這些群體輸出她們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如何變美,以及女性成長,女性創業等積極向上的這類話題和內容。
商家做抖音,一定要摒棄范粉,重點關注精準粉絲,找到自己的流量變現最佳姿勢點,持續去輸出內容,做好交付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