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們,我們家的是咩咩毛!”
“有沒有敏敏皮,臉上紅絲絲的姐妹,看過來!”
“寶貝三個太陽,就能到你身邊啦!”
這些話你看得懂嗎?在抖音一天可能有成千上萬的主播都在直播間講著“迷語”,這些仿佛加了密碼的話術,讓不少剛看直播間的消費者一頭霧水。
并不是商家故意繞著說話,而是部分商家、達人擔心抖音會因為一些敏感詞對直播間限流或者封禁。實際上真的如此嗎?一起接著看下去吧。
01
不規范用語描述
抖音官方自己已經出來正式宣告,平臺倡導并鼓勵創作者正確使用規范文字、不使用錯字、變體字、不規范縮寫等不規范用語。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官方對不規范用語的定義是創作者以直播、視頻等推廣商品過程中,使用錯字、變體字、不規范縮寫、變異詞、算數題等形式的不規范使用文字的行為。
比如最常見的:
規范用語是「點關注」說成——「點個小關小注」
「直播間」說成——「波波間、zbj、播播間」
「多少錢」說成——「多少米/多少Q」
「100%棉」說成——「九九加一棉」
詳細可以看下表↓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官方正式通告了商場、直播間、贈送等這類詞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不屬于平臺的“敏感詞”,在口播中使用不規范的話術表述,也在變現地增加消費者的理解成本,不利于內容的發散和傳播。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02
關于材質的規范表述用語
此外,對于材質類表述抖音官方也給出了詳細的定義和宣稱要求。比如羽絨服這種產品,需要衣服內的填充物為羽絨,且明示含絨量值不低于50%才可宣稱為羽絨服。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03
這類詞可以說,但要注意規范
還有一類詞匯,在口播的時候被提示違規,不是因為這些詞不能說,而是說的時候要注意符合帶貨規范。比如秒殺產品,需要實物出鏡,展示秒殺詳細信息,不可誘導低價秒殺,免費送等福利誘騙信息。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04
這類詞不能說,變體表述也是違規
抖音平臺禁止的違規內容,即使標題表述依舊會被判定為違規,頻繁地使用這類詞匯,反而會讓平臺懷疑是否在逃避監管,得不償失。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禁止的詞,就算變體也不可使用,請商家、達人注意。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05
各行業的疑問詞及使用場景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學習中心
*本文內容整理自抖音電商學習中心,請以官方的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