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抖音官方發布公益內容治理規范,對試圖以“助農”“助困”“助殘”為由,通過編造不實“貧困生活”“破舊住房”等場景,實施虛假“捐贈救助”等“公益”行為,騙取流量、錢財和愛心的惡劣行為展開整治。
根據《慈善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抖音更新公益內容規則,要求賬號如果要在平臺發起慈善募捐,主體需持有相關資質認證,沒有資質的賬號不得以任何方式發起慈善募捐行動,包括但不限于利用電商銷售等方式變相募捐。公益類賬號不得進行直播打賞、電商銷售等營利性行動。嚴禁以公益為由,博取關注,騙粉騙贊,非法獲利,其中包括了擺拍貧困悲慘、夸張凸顯家庭矛盾等不實內容,或者借助“助農”“助老”等內容謀求商業變現。認證的公益類賬號需要申請機構或個人運營,不得交給MCN機構或者他人代運營。新規將從7月1日起正式生效。
此前,網紅賣慘式直播帶貨引發社會輿論的強烈討論,多位自媒體網紅虛構大涼山悲慘、貧困家庭故事,博取大眾同情心,最終以達到帶貨變現的目的。2021年,大涼山賣慘式直播推手之一的網紅韓某因為虛構大涼山貧困,從事網絡直播帶貨牟利被涼山警方行政拘留,韓某和團隊搭建虛假的窩棚,寫煽情的腳本,甚至把小孩掐哭以讓效果更加逼真。
網友們同情心轉換而來的巨大利益是韓某等網紅一門心思造假的動因,據悉,韓某及團隊月銷售額可達八九十萬元,收入很高。韓某及團隊的操作被曝光后受到社會大眾的譴責,但虛構賣慘的網紅仍然存在。抖音方面表示,2023年4月至今,抖音已經下架相關視頻 1131個,對3518個賬號進行了無限期封禁等處置,并抹除其不當獲取的新增粉絲,取消其變現功能權限。
在新規外,平臺還將加大巡查力度,尤其對發布“生活困難”“房屋破舊”“老少留守人群”等內容,且存在營利性行為的賬號,實施重點排查。平臺對已查實存在編造、騙取愛心、不當營銷的“偽公益”內容與賬號,給予嚴格處置。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