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交易過程中,投資者最長注意的兩個指標就是價格和量能。價格最直接的反映出市場的情緒波動。而作為價格的補充,量能也可以很好的幫助投資者提前預判市場下一步的動向。我們都聽說過量在價先的說法,說明量能的變化時股價運動的先決條件。
而在實戰中我們最常遇到的就是量能的放大與縮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放量與縮量。通常情況下投資者更愿意看到的是放量,因為放量意味著股價有上攻的趨勢。而縮量與放量相反,是指股票近期所形成的成交量與前期的成交量相比,有逐漸減少的趨勢。縮量通常代表著成交量的下降,持續“縮量”代表著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在這一時期大部分人對市場的后期走勢都十分一致,資金已經很少主動的進入,買賣雙方的力量已經達到均衡。通常情況下縮量對應的走勢有縮量下跌,縮量上漲,和縮量盤整三種走勢。
縮量下跌
如果出現縮量下跌的走勢,說明市場上大部分投資者都對后市的看法表示悲觀,很少有人主動對股票進行買入。市場上只有賣盤,賣的人多,而買的人少。一旦出現縮量下跌通常情況下這種下跌趨勢都會延續一段時間,形成較完整的下跌趨勢。除非有突發性利好或公司運營方面的實質性改變才會使得縮量下跌的態勢出現扭轉,否則股價大多以縮量陰跌的態勢持續下去。此時市場處于弱勢,極小的成交量就能引發股價大跌,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盡快出局,等市場成交量有所恢復,股價再次上揚之后在進行買入。

通常情況下如果大盤走勢正常,出現縮量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個股自身價格過高或者經營情況不好等因素導致股價持續走低,縮量下跌的最明顯特征就是在下跌過程中成交量也在不斷地縮減。
縮量上漲
縮量上漲與縮量下跌剛好相反,市場上只有資金進行買入,卻很少有資金賣出。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一致看好后市,所以大家都在持股待漲。因為很少有人賣出所以導致成交量出現萎縮。

?在縮量上漲情況下,市場上賣盤有限而資金相當充裕,所以很小的賣盤也可以使股價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如果出現縮量上漲時股價處于中位或底部,此時說明股價后續有較強的上漲動力,投資者應當果斷介入。但如果股價已經處于高位,此時投資者應該警惕。因為高位出現量價背離的現象往往是見頂信號,此時投資者應該逐步減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