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總在想等自己將來有錢了再理財,等年齡大了再考慮理財的問題,實際上不同年齡段對于理財的觀念也會有所不同。有句俗話說得好:“理財要趁早!”那么20歲理財與30歲理財有何不同?
現在20歲的年輕人主要是獨生子女,父母的財產將來都是留給自己的,生活有壓力也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并沒有考慮過多將來的問題,心里往往會想著:“沒事的!還有爸媽可以幫我呢!”如果20歲開始理財,就會有一個很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在之后對金錢有一個審視的過程。騎牛看熊認為越早理財越能熟悉理財的品種,同時用小錢來嘗試風險型品種的利害關系,不會等錢多了再去隨意投資。
到了30歲的年齡,這時往往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即使還是單身一人,對于社會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在30歲的年齡理財往往會考慮穩健型理財產品,這時的人還會去未雨綢繆購買保險產品,對于生活也是另一種考量。騎牛看熊認為人到中年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將來,還會考慮孩子、父母、“另一半”的生活保障,這時的投資理財是穩住自己的資本金為主,為的是不會讓自己的資本積累付之東流。
20歲的人理財“膽子大”,什么樣的產品都敢去嘗試,因為手中錢不多就算虧沒了也不會影響生活,但是在腥風血雨的市場中,逐漸會領悟到理財的真諦,隨著年齡的增大也會改變自己理財的方式。30歲的人理財“求穩健”,在數10年的工作生涯中,積累到了一筆儲蓄金,那么留住這筆錢并能使其變多才是重點。騎牛看熊認為人生的不同階段理財的方式會發生改變,雖然理財是越早越好,但是理財永遠要比渾渾噩噩過日子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