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中的股票,分紅之后需要進行除權,實際上投資者在分紅當天的賬戶資產并不會增加,對于很多股民來說,這似乎沒有多大意義,可能還要繳稅。那么上市公司為什么還要分紅呢?今天就和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一、什么是上市公司分紅
分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現金分紅,一種是股票分紅。
現金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以股利的形式發放給股東,而股票分紅,則是進行送轉股,送股是將未分配利潤以股票形式送給股東,稱為送紅股,轉股則是將資本公積金轉為新的股本。現金分紅與股票分紅的區別在于,現金分紅投資者可以得到現金,股票分紅,投資者得到的是股票。
二、分紅需要除權
但是無論是現金分紅,還是送轉股,都需要除權。
比如說現金分紅,一只股票股價為20元,10股派息8元(一般分紅預案都是以每10股為單位),則每股派息0.8元,在股權登記日收盤只要持有股票,就可以獲得分紅。在第二天開盤后,投資者的股票賬戶中,會根據自己的股持數量獲得相應的現金分紅。

但是當天開盤,股價會變為19.2元,這就是除權,分紅部分會從股價中減出去。實際上投資者每股獲得了8毛錢的現金,但對應的自己的股票每股也會少8毛錢的市值,最終自己的資產總值是沒有發生變化的。
而且,根據不同的持股時間差異,還存在稅收問題,持股超過1年,可以免紅利稅,持股在1個月至1年,需繳10%的紅利稅,持股不滿一個月,則需要繳納20%的紅利稅,也就是說,如果是分紅前幾天才買入的,如果在持股未滿一年之前賣出股票,還需要上稅,如果分紅后股價沒有上漲,反而還是虧的。
而送轉股的話,其實也是一種數字游戲,原來持有1000股,假如這只股票十送十,或十轉十,投資者持有的股份數會變成2000股,但送轉股當天,股價同樣需要除權,股價從原來的20元變成10元,那么投資者的資產市值依然沒有變化。

三、為什么分紅要除權?
為什么分紅要除權呢?因為上市公司分紅,是將公司中的一部分資產轉移至股東,也就是投資者,相當于從左邊口袋拿到右邊口袋,所以相應的價值,需要從上市公司載體,也就是股票中剔除,就是除權操作。
當然,針對除紅該不該除權的問題,本身也是有爭議的,因為上市公司的股價,并不是完全反應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有些估值高,有些估值低,等額扣減分紅的價值似乎并不合理。
有觀點認為,除不除權,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比如說上市公司分紅之后,本身公司價值少了這一部分,它的估值水平就會上升,股價就會下跌,這是市場行為。也就是說,不用除權,但分紅后股價會下跌以扣減價值。這種說法我覺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希望未來A股能采納這種做法。
四、分紅和不分紅一樣,為什么還要分紅?
既然分紅后股票要除權,那么這和分紅有什么區別呢,為什么上市公司還要分紅?
先說現金分紅,其實現金分紅還是有意義的。打個比方,一個人長期持有一只優質高分紅股票,每年股息率為5%,一共持有100萬,那么即便是這只股票業績沒有增長,股價一直不漲,每年可以獲得5萬元現金分紅,這筆錢可以用來作為生活開支。
有人說,那賣一點股票,不就有5萬元了嗎?為啥還要分紅,其實你仔細想想。如果你每年要賣掉5萬元的股票,你的股票賣著賣著,就賣光了,你的持股數就為0了。
但是如果上市公司能現金分紅,證明它一直能賺到錢,你每年有穩定的現金流入,但是你的持股數不變,十年后,這只股票和原來買的時候還是一樣的價格,你的股票市值還在。在這段時間中,上市公司漲漲跌跌,會用持續的業績來讓每一次的除權實現填權,比如說很多高分紅的銀行股就是如此。

再說股票分紅,其實股票分紅沒多大意義,但是很多公司熱衷于高送轉,這是因為A股一直有炒作高送轉的習慣,股民對高送轉的概念趨之若附,大股東提議進行高送轉,股票會被炒得很高,他們就可以在炒高之后進行減持,只是個套路而已。
綜上所述:
股票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一種方式,如果公司處于擴張階段中,會傾向于較少比例的分紅,如果公司處于成熟階段,未能有效利用資本,則會傾向于提高分紅率。現金分紅主要是鼓勵長期投資,可以讓股東獲得持續的現金收入而不需要減少股份,并不適合短線投機去博取分紅,還有可能得不償失。股票分紅,則主要是公司擴張的一種方法,大多數時候成為股票炒作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