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投資者在股票投資過程中都有過這樣的情況:“我知道那是一只好股票,就是拿不住”。更有的投資者說,幾乎所有翻倍的股票都曾經買過,就是漲一點就賣了。在股市投資中,賺錢的也不少,可是真正賺大錢的幾乎都是靠中長期投資優質成長股實現的。因為我國有嚴格的漲停板限制,所以想要依靠短線炒作賺大錢幾乎是不可能的。真正在股市上賺到錢的人一定是選到好股票然后進行長期持有。

想要靠中短線投機賺大錢的幾乎沒有,或許有幾個所謂的高手在某一段時間內成績不錯,但是時間一拉長,這些人大都又都會虧回去了。因為短線意味著要頻繁的出擊,這樣就加大了自己暴露在風險中的機會。同時我國有T+1的交易制度,所以一旦頻繁換股選錯的話是非常容易虧損的。
最近這些年,A股產生了不少翻數倍甚至十幾、幾十倍的超級大牛股,但是真正能拿住這些股的人少之又少,而那些極少數孤獨的堅守者,最終都成了市場的大贏家。那么為什么只有極少數投資者能夠堅守呢?
為什么不敢長期持有
那么為什么做中長線投資者的人者們少呢。首先做中長線投資者需要對一只股票的估值非常的清楚,要有一套自己的估值邏輯和體系,這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是比較難以掌握的。市場中大多數號稱是價值投資的投資者也只是泛泛的用PE或者其他的相對估值法對自己看好的股票估值。很少有投資者能夠針對一支股票做出絕對估值。由于不清楚自己買的股票到底值多少錢,所以即使買到好的股票也不敢進行長期的持有。

?彼得林奇曾經說過:“如果人們長期在股市賠錢,其實該怪的不是股票,而是自己。一般而言,股票的價格長期是看漲的,特別是在政治經濟環境穩定的時候。企業依靠自身經營是可以得到快速發展的,那么投資股市的投資者也能夠享受到企業發展帶來的額外收益。但是在股市中絕大多數投資者卻總是虧錢,是主要是因為們的投資沒有計劃,他們買在高位,然后失去耐心或者心生恐懼,急著把賠錢的股票殺出。從而形成了低賣高買的現象。頻繁的交易使投資者不斷失血,最終無力挽回損失,只能退出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