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開始接觸投資的時候,就知道投資要做長期打算,至少3-5年。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其中的原因。
這個問題我會分四點來說明:
第一、這是周期決定的。
任何事物都是有周期的,就像白天晚上24小時一周期,月圓月缺30天一周期,就連小貓小狗也經歷著從小長到大的周期。
經濟也是有周期的,在經濟周期中我們會經歷復蘇、成長、成熟、衰退,然后循環往復。在成長期,企業整體盈利上升;在衰退期,企業整體盈利下降甚至虧損。

在周期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基欽周期,一個基欽周期大約40個月,相當于3.3年。
還有一個叫朱格拉周期,等于3個基欽周期,大約10年。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每過幾年,就會有工作不好找、收入降低的時候,其實這就是周期決定的。
除了經濟周期,另一個就是股市的周期。我們來看看歷史上我國股市下跌的時間段:

- 1992年5月 -1996年4月 間隔約4年
- 1997年4月 -1999年6月 間隔約2年
- 2001年6月- 2006年1月 間隔約5年
- 2007年10月-2008年12月 間隔約1年
- 2009年8月 -2014年5月 間隔約5年
這五次下跌的時間平均為3.4年。
總結起來:不管是從經濟周期,還是股市周期來看,基本3-5年都會有一個完整的周期。
但是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很難確定現在處于什么階段,想等到下一個上漲的周期,一般都要有持有或者定投3-5年的準備,這個時間是經濟周期與股市周期決定的。

有些伙伴一聽就明白了,現在買入基金等待3-5年就可以賺錢了;
也有的伙伴就會說,那好,等兩年以后再買入基金,不是只要等一兩年就可以賺錢了?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們前面說的3-5年,是平均時間,而不是一個固化的時間,也就是說未來我們可能需要等待6年、7年甚至是10年,也可能只等1年、2年,這個并不影響平均年份。
對于經濟周期,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 一方面周期是用來參考的,就是當我們投資的時候,至少投入一個周期的時間,但這個周期的時間是不能用來指導投資的;
- 另一方面周期不可預測,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目前處于周期的哪個階段,所以只能去等待。

第二、每個行業的周期特性不一樣。
有一些行業,例如白酒、食品等消費類的行業,周期就不是特別明顯,畢竟不管周期好壞,我們都是要消費的。而有一些行業,如鋼鐵、煤炭等,這一類的企業周期就明顯一些。
我們在投資的時候,還應該考慮行業的周期特性。
第三、投資的堅守,說的是只投資一個品種的堅守。
如果你頻繁更換基金,雖然總的持有年限是3-5年,也不一定能盈利。
很多伙伴在投資之前沒有考慮、研究清楚,買入之后就覺得這個基金不好,或是這個基金不漲,就趕緊換另外一個。其實這樣的投資,嚴格意義上說不能叫長期投資。
我們在買入基金之前,應該做好充足的功課,一旦確定,就長期持有,這樣做反而更容易盈利。

第四、長期投資,與定投還是一次性投入是沒有關系。
你是選擇定投呢,還是一把買入,是與這只基金的操作策略有關。假如我們定投一只基金,每月投入1000元,連續投入5年;或是我們一次買入幾萬元,持有5年。這兩種方式都是長期投資。
那長期投資是定投好,還是一次買入持有好呢?這與長期投資沒有關系,需要依據具體的基金來決定,以后我會專門再聊一下定投。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了,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用,歡迎關注。或者你有什么理財上的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