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中國人喜歡存款,但是當今社會的中國人,貌似對“存款”不太感興趣了。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們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口袋里的錢也悄悄花了不少。其次,曾經要特地跑去銀行才能了解的理財知識,如今通過一部手機就能輕松參與投資。
種種因素之下,別說存款了,花錢都花不過來了,哪里還有余錢存下來呢?再說了,隨著多種金融平臺的出現,很多人也不愿意將存款存在銀行,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銀行存款利率要比金融平臺低得多!所以,在銀行“攬儲”困難的時候,“中國人不愛存款”的消息越傳越廣。
之前,中國人存款都是存個“保障”,但是,當眾多金融平臺出現之后,人們存款也開始有所選擇了,而那些存款收益較多的方式,自然是最受國人青睞的了。最典型的,就要數支付寶中的“余額寶”了。
在余額寶被推出之后,曾一度“搶了”不少銀行的客戶。余額寶剛出現的時候,就是打著“高收益”來吸引儲戶的。所以,很多人寧愿將錢存在余額寶,也不愿意存在銀行里了。而余額寶里的錢還能隨取隨用,這可比存在銀行方便多了!

除了余額寶之外,P2P平臺的出現,更是讓不少國人將錢投了進去。這不是一個存款平臺,而是一個互聯網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如果你手里有錢也不想存起來,那么就可以放進P2P平臺中,你的錢會通過平臺借貸給有資金需求的人群,而你也能獲得相當多的收益。
而這個平臺,也是通過“高收益”吸引人群的。所以,無論是“余額寶”還是“P2P平臺”,他們的出現都讓銀行的存款分流了。
但是,現在卻有了“反轉”。一方面,余額寶的收益率越來越少,人們也紛紛將存在里面的錢轉出來了。另一方面,P2P平臺不斷“爆雷”,投資者的錢全都“打了水漂”,而這種用“高利率”吸引投資者的金融借貸平臺,已經不能受到信任了。
所以,思來想去之下,錢還是存在銀行更穩妥、更安全些!不過,你知道嗎?在銀行存款也是有“小技巧”的。
既然選擇了在銀行存款,那么我們也得最大化保障自己的收益才行。第一點,銀行有4個月的存款利息可能會“翻倍”!這4個月分別是1月、2月、6月、12月。
1月和2月,正值新年和春節,很多人會去銀行將錢取出來,這就讓銀行的資金非常緊張,所以銀行就會提高利率“攬儲”。6月和12月,是上市公司發布年報的時候,需要進行資金明細核對。這時候的銀行資金也比較緊張,為此銀行也會調高利率來“攬儲”。
第二點,存活期不如存定期!我們存活期,都是為了隨時存取,雖然流動性高,但是利率非常低,根本不能有所收益,頂多是銀行為你代為保管。而存定期的話,存款利息自然要比活期多多了!
這里多說一句,在銀行存款,你會選擇“定期存3年”還是“存一年再續存”?一般來說,定期存3年的利率肯定會比1年的多,但是如果你存3年定期,但是期間急需用錢而將錢提出來了,那么提取也是按照活期存款利率的0.3%-0.35%來計算,非常吃虧!
而存一年再續存,其實資金就更靈活,到手的利息也不會比存3年少很多。
第三點,可以選擇小型商業銀行存款!在存款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大型銀行的存款利率比較低,但是一些小型銀行會為了吸引大家存款,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而很多儲戶擔心小型銀行可能會“倒閉”,但是要知道,銀行都是會給儲戶賠償的。
第四點,大額存單。除了銀行的普通存款業務,大額存單能獲得更高的預期收益,流動性也比較好。不過,大額存單有一定的投資門檻。如果是有條件的儲戶,可以多多了解大額存單業務。
如果你有足夠的存款金額,同時在選對了銀行存款業務之后,你的利息說不定能比普通人工作一個月的薪資都高!但是,如果真的想靠著存款“躺賺、吃喝不穿”的話,可能存款金額得以“百萬”結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