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操夜夜添-日日操影院-日日草夜夜操-日日干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ylptlb.cn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投資的預期收益目標是多少

人在年輕時,多有雄心壯志,有一種“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豪邁,然而隨著年齡漸長,慢慢就會懂得其實大多數人注定是普通人,股票投資也是如此。很多人從開始的雄心壯志,到最后的無可奈何,也終于認清自己還是“泯然眾人矣”。此時,我們要做的其實是校正自己的投資目標,因為目標的不切實際會讓自己的投資思想和行為扭曲,甚至使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我們看一下投資大師們的年復合收益率:巴菲特是20%,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是35%,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是20%,大衛·斯文森(David Swensen)是16%。

以上是世界上頂尖的投資大師的年化收益率。我們再看一看實業家的業績記錄:李嘉誠12歲開始創業,2018年他的公司長江實業46年回報投資者5 000倍,年復合收益率為20%;2018年,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53年回報股東10 000倍,年復合收益率為20%。兩者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

長期實現年復合收益率20%,是世界投資大師、世界級企業家的投資回報水平。羅伯特·哈格斯特朗(Robert Hagstrom)的書《巴菲特的投資組合》(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中介紹,巴菲特在1957—1969年成立合伙公司期間,他的年復合收益率高達30.4%,年平均回報比道瓊斯工業指數(DJIA)高22%,這個成績是很驚人的。

許許多多的專業人士都難以達到年復合收益率20%這個目標,這對他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我們是普通投資者,又如何能夠超越這些投資大師呢?所以,我們與其挑戰不可能,不如降低自己的預期收益目標。

其實,最為現實的目標是實現“3個跑贏”,即跑贏長期無風險利率(如債券、定期存款的利率),跑贏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跑贏長期通脹。在此基礎上,我們再爭取長期跑贏上證指數幾個小點,如百分之二三點。

我們為什么要爭取跑贏上證指數幾個小點呢?因為這才是我們堅持獨立投資的目的和意義所在,不然,我們還不如簡單地去投資指數基金。

股市里的“老江湖”明白,如果在整個投資生命周期里,都能實現上述“3個跑贏”的目標,實際上是一項十分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因為大量的國內外數據證明,一些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在一個相當長的投資周期內,竟然跑輸了基準指數。

前面已經提到,A股市場具有種種不成熟的特點,比如散戶眾多、波動大、牛短熊長等,但這些反倒給真正堅持價值投資的人提供了取得超額收益的機會。本人通過多年的實踐,并對國內一些價值投資者業績進行綜合分析,認識到只要具備了一定的投資水平和投資修養,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段(如10年)內,實現年復合收益率20%的目標是有可能的。當然,從現在來看,中國股市也同美國等成熟市場一樣,它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去散戶化的過程。如果有一天,中國股市真的步入世界成熟市場之列,我們是否還能夠達到這一目標,有待于將來的努力與實踐。

總之,人生在世,無論做什么,最重要的還是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因為僅憑著美好的主觀愿望,去做不切實際的事情,最終的結果都是可想而知的。股市對普羅大眾來講,并不是暴富的場所。我們如果把股票投資當作財富保值、增值的工具,或許更切合實際、效果更好。

此外,“3個跑贏”的目標由于并不是太高,很容易讓投資者在浮躁、喧囂的股市中安靜下來,靜心做投資,靜心關注“比賽場”,而忽略“記分牌”上的劇烈波動。更為重要的是,業余投資者還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別的事情和自己的愛好上,而躲開日日的“搏殺”。即便是職業投資者,也可以如大師般天天跳著踢踏舞去上班。

成功的投資靠什么

成功的投資,是靠運氣嗎

股市中確實有幸運兒,比如,見諸報端的一些案例,某人在多少年之前,買入了某家企業的股票,過了多少年后,得到了一大筆可觀的財富。再如,一些投資者并沒有對價值投資的理念進行系統學習,相反,憑著一些樸素的生活常識,依靠一兩只如貴州茅臺、云南白藥這樣的股票,堅持持有多年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實際上能夠堅持多年,本身就已經不簡單)。還有一些投資者,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周期內,碰巧選擇的標的與市場風格契合,因而取得了優異的投資業績。

現實生活中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而股市中還真有幸運的事情發生。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第5版)的后記中回憶了他對蓋可保險公司(GEICO)的投資成果,說它勝過他過去20年做過的大量調查研究、無數次投資決策。他感悟道:“一次幸運的機會或者一次極其英明的決策所獲得的結果,有可能超過一個熟悉業務的人一輩子的努力。”

但是,這樣的好運氣會一直眷顧你嗎?顯然,這對于99.99%的人來說,是不可能的。股票投資可能在短時間內不排除運氣成分,但我們把時間拉長,比如10年、20年或30年,運氣這個因素就應該忽略不計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一樣,都需要我們踏實去做。誠如格雷厄姆接著說的:“可是,在幸運或關鍵決策的背后,一般都必須存在有準備和專業能力等條件。人們必須在打下足夠的基礎并獲得足夠認可之后,這種機會之門才會向其敞開。”

成功的投資,要靠天分嗎

無論做什么事,可能都需要一些天分,這一點,在那些作家、藝術家、發明家身上體現得更充分。其實,我們從事普通的工作,比如成為某個領域的技術能手,也需要相應的天分。具體到投資領域,這種天分更是一種客觀的存在。

不止一位投資大師強調,投資不僅要有合適的知識框架體系,還要有合適的性情。

芒格說:“很早以前,當我明白擁有某種性情可以使人成功時,我就努力強化這一性情。就金融業來說,性情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商,做這一行,你不需要是個天才,但確實需要具備合適的性情……為什么有些人會比其他人聰明呢?這跟與生俱來的性情有部分關系。有些人的性情并不適合投資。他們總是按捺不住,或者總是憂心忡忡。你如果擁有好的性情,這里主要是指非常有耐心,又能夠在你知道該采取行動時主動出擊,那么就能夠通過實踐和學習逐漸了解這個游戲。”

巴菲特在那篇《格雷厄姆—多德都市里的超級投資者》演講稿中指出:“讓我感到奇怪的是,人們要么會瞬間接受以40美分買進1美元的東西這一理念,要么永遠也不會接受這一理念。這就像向某人灌輸某種思想一樣,如果這一理念不能立即‘俘獲’他,即使你再跟他說上幾年,拿出歷史記錄給他看,也無濟于事。他就是不能掌握這一理念,盡管它是如此簡單明了。而里克·格林(Henrik Green)雖然沒有受過正式的商業教育,卻能馬上理解這種價值投資法,并在5分鐘后將其用于自己的實戰。我從來沒有見過什么人是在10年間逐漸接受這一理念的。這種事情與人的智商或教育背景無關,你要么馬上理解它,要么一輩子也不會懂。”

從投資大師的言論中,我們確實不能否認人的某些特質,比如有的人天生就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情,而有些人則天生敏感,心胸小得有點兒風吹草動,就要抓狂。

但是,投資的成功果真全歸于這種天生的特質嗎?

在價值投資圈內有一篇文章廣為流傳,它是美國對沖基金賣方資本(Sellers Capital)的創始人馬克·塞勒爾(Mark Sellers)2008年在哈佛的演講稿《你為什么不能成為巴菲特》(Why can't you be Warren Buffett),他在這篇演講稿中提出,成為偉大投資者必須具備7個特質,并特別提道:“你們幾乎已經沒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者或者只有非常低的可能性,比如2%,甚至更低。這已經考慮到你們都是高智商且工作努力的人,并且很快就能從這個國家頂級的商學院之一拿到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事實。”

他還說,“除非你的腦子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有某種特質”,否則“不可能永遠以20%的年復合收益率讓財富增值”。這聽起來是不是很令人沮喪?

另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堪稱傳奇價值投資者的塞思·卡拉曼則直接宣稱“自己有價值投資的基因”。他說:“當市場開始下跌時,很多人驚慌失措,反應過度。我可以坦然應對,而很多人處于和人類本性斗爭的折磨中。”他有一個著名的比喻,說絕大多數果蠅都是向光的,只有極少數的果蠅不向光。向光的果蠅都容易撲火,不向光的果蠅則不會去撲火,價值投資者就是不向光的果蠅。

聽了塞思·卡拉曼的話,我們應該去進行基因測試,看一看自己是否具備這種價值投資的基因。

好消息是《當大腦遇上金錢》(Your Money or Your Brain)這本書的作者賈森·茨威格(Jason Zweig)秉持不同的看法,他甚至為了解他的基因和大腦活動對他行為的影響,還真的自告奮勇地在一個基因成像實驗室充當人類的“小白鼠”,接受了大量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分析和大腦掃描。報告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因為在影響大腦負責風險和回報決策回路的5種基因中,他都存在著與不良投資決策相關聯的對位基因。但是他通過自己的投資經歷最后終于悟出:“雖然他的基因使得他的大腦傾向于迅速賺錢,但他的實際行為卻并非如此。他會持有某項投資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并且對熊市并不恐慌,反而是牛市讓他感到不舒服。現在他終于知道,這些習慣并非他天生就有的,是多年來一直跟他的基因做斗爭的結果。”

在茨威格看來,一個人的冒險偏好度或許只有20%是由先天決定的,其他則來源于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教育和訓練。茨威格十分強調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和后天教育,而不同于塞勒爾與塞思·卡拉曼那個幾乎讓人絕望的觀點。

由此看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悲觀。恰恰相反,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比如儒、釋、道文化,都講究一種“內省”的功夫。事實證明,一個人經過自己后天的刻苦訓練,是完全可以克服先天的弱點的。最為典型的人物,當屬明朝的王陽明、清代的曾國藩,他們都是經過自己的“內省”,進而達到君子的境界的。

芒格說,我們人類有一種可怕的思想——關閉機制,這就像一個卵子只接受一個精子一樣,一旦它接受了一個精子就關閉,再也不接受其他的精子。這是一個比喻,主要是指那些頑固不化者。所以,如果你想要接受價值投資的思想,那么最重要的是要打破思想關閉機制,沖破那些固化的思想藩籬,這樣才能走上價值投資的康莊大道。

成功的投資,是靠勤奮不止、“戰斗”不止嗎

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在股市中要想成功,不勤奮是不行的,甚至沒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煎熬,都難以走向成功的彼岸。然而,我本人這些年接觸的不少“投資者”,他們不可謂不用功,然而多少年下來,甚至8年、10年后都收效甚微,可他們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說,這些年,他們連自己的一些親朋好友都得罪了,為什么呢?因為每逢股市開盤,他們都守著盤面,連朋友的電話都不接,更別說與朋友見面了,生怕耽誤了自己看盤。

想一想,這樣的“勤奮”又有什么意義嗎?很多領域可能是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而股市并不是這樣的地方,因為方向、道路才是根本性的。唯有在正確的方向、道路上勤奮堅持,我們最終才能收到不菲的回報。

成功的投資,是靠廣泛的閱讀嗎

成功的投資,某種程度上是源于廣泛的閱讀,我也一向秉持這種觀點。投資領域人人都知道,巴菲特、芒格這樣的投資大師就被稱作“長著兩條腿的圖書館”。芒格主張,成功的投資者必須建立多學科的格柵思維,需要掌握必要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知識,還要學習必要的經濟學、哲學、歷史學、文學、心理學、行為金融學等人文科學知識。至于我所接觸的國內一些知名投資者,僅僅是投資類書,他們就有數百本的閱讀量。單單是建立多學科的思維模型,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習,就使很多投資者望而生畏,難以越過這道門檻兒。

我們僅進行廣泛的閱讀,就夠了嗎?當然不夠。從理論到實踐,確實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其間還存在很多制約成功的因素。比如,一些投資者就十分困惑,因為在他們看來,不能說沒有認真學,甚至進行了大量閱讀,結果套用一句流行語卻是:“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做不好投資。”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真正成功的投資,實際上是要通過以上種種努力,建立起自己一套完善的投資系統,并且要用這個系統“管住”自己。

那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怎樣的投資系統呢?

用完善的投資系統“管住”自己

這些年,我根據自己長期的投資經驗與教訓,以及對眾多投資者的觀察與思考,發現并總結出大多數投資者在投資時面臨的六大痛點:

一是對價值投資的理念信心不足,甚至半信半疑。市場上一有風吹草動,他們便疑神疑鬼,患得患失。

二是商業洞察力不夠。他們缺少必要的行業分析和企業分析能力,對于一家企業所處行業的根本屬性和商業模式常常看不透徹,所以,他們聽了很多道理,也做不好投資。

三是難以克服與生俱來的一些人性弱點。行為金融學揭示了人性的一些弱點,如貪婪、恐懼、厭惡損失、錨定、心理賬戶、從眾心理等,而大多數投資者都很難克服這些弱點。有時,投資者明明心里知道,可在關鍵時刻仍無法克服,不得不向這些人性中的“小魔鬼”屈服。

以上3點是從宏觀角度而言的。從微觀來看,投資者也表現出3個痛點,即選股時找不到切入點、估值時拿捏不準、持有時缺乏定力。

六大痛點不除,投資道路上就多了“攔路虎”,我們就難以走上成功投資的坦途。究竟什么好辦法能解決這些痛點呢?首先,我們要通過長時間的學習與實踐,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投資系統,并且要讓這個投資系統“管住”自己。

我們要記住,你是用你的投資系統“管住”自己,而不是依靠你這個人去管理。我們甚至可以運用一個“笨辦法”,比如將自己的投資系統寫下來,貼在書桌上,自己一旦違反,就立即默念系統的規范,讓自己平靜下來,回歸到系統規范。如果說,我這些年在投資上有什么奧秘的話,這是最根本的一個。

這個投資系統從宏觀角度來講,包括兩點:

第一,投資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你對這個世界的根本看法。投資的世界觀,是你對股市的看法與認知。可以說,股市是反映投資者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比如,你認為股市是賭場,它就是賭場;你認為股市是投機場所,它就是投機場所;同樣,你認為股市是財富保值、增值的場所,它就是財富保值、增值的場所。你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這是我們認識股市、進行股票投資的“總開關”。或者說,這是管路線、管方向的問題,其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第二,投資的方法論。投資的方法論解決什么問題呢?它能讓我們洞悉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洞悉股市發展的根本規律,洞悉一個行業的根本屬性,洞悉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

具體而言,這個投資系統主要包括思想系統、選股系統、估值系統和持有系統。關于選股系統、估值系統和持有系統的內容,在本書后續章節會陸續展開。思想系統主要包括“5觀”,即理論觀、歷史觀、全球觀、國情觀、行業觀。

——理論觀。沒有投資的理論,就沒有投資的行動。一個國家、一個團體,要有自己的理論指導,同樣,一個人要投資成功,也離不開正確的理論指導。巴菲特投資思想已經成為一個十分完備的理論體系,它是我們認識股市發展規律的思想武器,是我們洞察人性的思想武器,也是我們分析商業本質的思想武器。有了這樣的思想武器,我們就能夠在風云變化的股市中立于不敗之地。

——歷史觀。一個優秀的投資者,必須要學習相關的歷史知識,包括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人類發展史等知識,特別要學習世界股市發展史的相關知識,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成熟股市的歷史發展有必要的了解。據研究,我們人類似乎沒有金融記憶,或者說金融記憶時間很短,或許這是自郁金香泡沫以來,人類總是不斷吹出各種金融大泡泡的緣由。但是,理性的投資者,頭腦之中必須要有“金融歷史意識”。

——全球觀。今天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呈現全球一體化特征。互聯網以及各種高科技手段的出現讓今天的世界變得更小,效率也更高。作為投資者,同樣也需要“匹配”這樣國際化的視野。

——國情觀。我們在股市投資,必會談論到美國股市。美國股市的“一顰一笑”,似牽動著全球股市的神經。因此,我們對美國股市的關注與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美國有美國的國情和歷史發展階段,中國有中國的國情和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應具體分析。總體而言,中國目前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這個階段決定了,我們國家總體經濟特征與西方發達國家是不盡相同的。盡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中國在很長時間內仍將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有13多億人,不僅人口眾多,而且區域與區域之間、城鄉之間、人與人之間,差異是相當大的。這種巨大的差異,給國內很多優秀企業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回旋的余地,更不要說有些優秀企業將會走向國際化。我們投資必須深深根植于這一基本國情,這樣才更容易有的放矢。而我們對于國情的了解,不能僅限于經濟層面,還要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甚至不同地方的鄉土民情等方面有清晰的了解。這樣,對于我們發現投資商機,選準優秀企業是大有裨益的。

——行業觀。任何企業再優秀再偉大,也不可能脫離其行業背景而存在,實際上,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行業屬性。因此,投資者選擇一家企業投資,前提是必須把這家企業所處的行業屬性(我稱為“行業命相”)搞清楚。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的行業天生“命相”就好,而有的行業天生“命相”就苦。顯然,我們要在“命相”好的行業里去投資,因為勝算的可能性更大些。

我們如果在思想系統中具備了上述“5觀”,那么在投資路線、投資方向上就不容易走偏,就可以進入微觀的選股、估值、持有等環節了。

成功的投資靠什么?--用完善的系統約束自己

 

分享到:
標簽:投資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