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散戶化,最近幾年一直是監管部門要做的事情,至于去散戶化是什么意思,簡單來說就是要減少A股當中散戶的比例,提高機構投資者的比例。
目前A股投資者累計超過1.71億用戶,但這里面絕大多數都是個人投資用戶,個人投資用戶占所有投資用戶的比例大概是99.7%,相當于機構用戶占比只有0.3%。
而在眾多個人投資用戶當中,專業的個人投資者相對比較少,大多數都是以散戶為主,目前散戶占A股所有投資者的比例大概在70%左右,但這些人所持有的A股市值卻不足30%。
對于一個健康的股市來說,如果散戶占比過大,其實是不利于股市自身的發展的,因為絕大多數散戶都是一些業余的投資者,他們對股市的投資技巧,對形勢的判斷都缺乏一定的能力,絕大多數散戶都是追漲殺跌,缺乏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
正因為A股散戶比較大,所以A股發展并不太順利,因為大量散戶的存在,讓機構用戶找到了賺錢的渠道,一方面是他們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提前布局,坐等散戶入局,然后在高位的時候拋售賺錢。
而當一只股票處于比較高位的時候,很多機構又可以通過做空股指來進行對沖,也就是說當股票達到一定的高位下跌的時候,這些機構照樣能夠通過做空股指期貨來賺錢。
這意味著無論是股價上漲還是股價下跌,絕大多數機構都能夠賺到錢。
而股市本身就是一種0和游戲,有人賺錢肯定會有人虧錢,這些機構賺錢了,那么虧錢的往往都是絕大多數散戶。
也正因為不論股市上漲還是下跌,機構用戶都能夠賺到錢,所以這些機構用戶缺乏推動股市上漲,因此我們看到過去十幾年之間,A股一直長期徘徊在2000點~3000點之間,就算其他股市已經翻了幾倍,迎來了長達10年的大牛市,但 A股仍然紋絲不動。
所以為了打造良好的股市環境,最近幾年時間監管部門一直在強調去散戶化。
為什么要強調去散戶化呢?說的直接點,其實就是為了讓股市更加健康的運行,畢竟一個股市散戶占絕大多數的時候,交易非常頻繁,很多都是以短期交易為主,缺乏價值投資,在這種背景之下,真正能夠賺到錢的主要是那些機構用戶,絕大多數散戶從長期來看都是不掙錢的。
而對于一個健康的股市來說,其實散戶的比例應該是比較少的,比如美國股市絕大多數用戶都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散戶的比例相對比較少。
當一個股市的投資者以機構用戶為主的時候,他們實力相當,資金相當,所以他們在博弈過程當中跟散戶完全是不一樣,機構之間知根知底,大家的投資套路都差不多,在這種背景之下,這些機構投資用戶就不敢輕易做短線投資,因為短線投資沒有人會入你的局,弄不好還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這就會迫使機構用戶去做長期投資,做價值投資。
當一個股市以價值投資為主的時候,那么股市就會真正的跟經濟相關,當一個國家的經濟長期處于健康發展狀態的情況下,股市也會不斷上漲。
當然,去散戶化并不是說不讓散戶投資了,而是說不讓散戶直接參與到股市投資當中,這些散戶可以投資一些股票型基金,然后由一些專業的投資機構去投資股市,這樣不論對于穩定股市還是對于散戶來說其實都是有好處的。
對于散戶來說,通過購買一些股票型基金,從長期來看,他們賺錢的概率要遠遠比他們自己去炒股大很多。
不過目前A股的情況比較特殊,短期之內想要完全去散戶化不太可能,因為很多散戶的投資觀念跟一些發達國家還是不一樣的,目前A股很多散戶都更傾向于拿這些錢到股市當中博弈,而不是購買一些基金,畢竟投資股市來錢比較快,如果運氣比較好,遇到一個漲停了,就有可能獲得很豐厚的回報。
而投資基金的收益率則相對比較低一些,大多數基金都有一個周期,這種賺錢的方式相對比較慢,所以很多用戶并不感興趣。
因此要真正去散戶化,對于A股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里面既需要進行一些政策上的調整,交易上的調整,同時也要培育眾多散戶的投資理念,讓更多的散戶轉入到基金當中,只有當一個股市的交易市場比較成熟了,散戶的投資理念比較成熟了,股市才能夠真正的去散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