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位好友出去看電影,在回來的路上,突然聊起了存錢,她說她這幾年都沒有存款,我有點不可思議地看著她,怎么可能?
畢竟她可是月入1.5萬的高薪人群,怎么會沒有存下錢,想想我這個月入5000元的人,手頭上也有了一筆積蓄。
她表示不服,她說身邊和她一樣薪水的人大多數都是月光,并沒有什么積蓄,這讓我就更加震驚了,畢竟我身邊即便是月入5000的人,手頭上都已經有了10萬甚至幾十萬的存款,有的都開始在一二線城市買房了!
而像她這種高薪白領卻沒有存款,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經過更深層次的交流以后,頭號君終于知道問題所在了,其實這還不止是她一個人的問題,反而是大多數沒有存款人的通病。
一、買東西不懂得精打細算
大多數沒有存款的人,買什么東西都是不怎么喜歡“精打細算”的,只覺得自己高興了就買,不高興了就扔。
比如手機,手機是屬于消耗品的,買一個手機用不到2年又需要更換一個新的,也就沒必要去追求新款。
我見過很多收入高沒存款的人,對于手機總是喜歡追求時髦,哪個手機出了新款趕緊買買買,買了用不到一年又開始買新的。
買新的就買新的,舊的實際上還可以拿去換錢,但人家比較慷慨,舊的直接送人,以證明自己是個有錢人。
衣服從來沒有低于100元一件的,都是幾百上千元的衣服,甚至為了一件限量版的衣服可以請假跑去國外買。
給孩子買東西也是,3歲了孩子還在用尿不濕,并且買的還是大牌尿不濕,20-30片一包的尿不濕就要花費200元。
這樣花錢如流水,即便是工資再高也不可能有存款。
頭號君見過很多工資低但存款高的人,買東西都是比較“精打細算”的,要買什么都會先列好后續清單,計算好價格。
只買性價比高的物品,而不是追求時髦。
比如包包,她們就不會買幾百上千的包包,而是買個幾十塊錢的普通包包,容量大,裝的東西多,實惠還不用擔心背出去被人嫉妒。
這樣省下來的錢就成了她們的存款。
二、閑麻煩,寧愿買貴的
我媽就經常給我說小孩子買那么貴的衣服做什么呢?
孩子一年一個樣,買貴的衣服穿一年以后又穿不了了,豈不是浪費錢。
雖然對于這個觀點不是特別的認同,畢竟小孩子衣服還是需要買好點的更安全。
但有些東西確實可以買到便宜而且質量一樣的東西。
比如某多上就經常有砍價免費拿東西,有些人還專門組織了那種專門助力的群,一個月下來可以拿到不少免費的東西,這又間接給我們省了錢。
有個寶媽就經常喜歡貨比三家,在這些網購平臺購買一些比較實用而且便宜的玩具繪本給孩子看,有時候10塊錢可以買來一大堆。
另外就是一些會員開個卡也能省不少錢,比如開通一個會員,買個會員只要88塊,實際上卻給你省了1019元,那么這個會員就是值得開的,畢竟你花出去的錢已經幾倍賺了回來。
但有些人就是不屑于去省這些錢,而且又閑麻煩,總覺得貴就貴了點,只要不麻煩就行。
只有等到月底錢包又見底的時候才會覺得,這樣做并不麻煩,而且還能省錢。
三、看不上小錢,覺得存錢沒用
一個月存100元,一年有1200元了,一個月存200元,一年就有2400元。
可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覺得自己每個月工資夠花,存錢干嘛。
存下1200能干嘛,存下2400又能如何?
買杯奶茶吃不香嗎?看上去挺香的,但你知道你每天吃一杯奶茶,吃掉了你多少存款嗎?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一杯奶茶就算20元。
20元可以給你買8斤大米,半斤排骨,好多斤蔬菜水果,相當于解決了這幾天的溫飽或者是水果的錢。
拿去理財就更不得了了,100塊錢沒什么用是吧,基金定投用處大著呢。
30年后在年化收益率10%的情況下你將擁有20.8萬,這筆錢留給自己養老,留給孩子當婚嫁彩禮多好。
至少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咱也是有存款的人了呀,總不至于為了一點小錢,到處借錢籌錢吧!
不積硅步何以至千里,不管你收入多高,也要有省錢的習慣才行,不然即便是家里有礦也不經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