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或者說是職業(yè)投資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很少人適合做這樣的職業(yè),因為它需要非常獨特的性格,而大多數人往往并不具有這樣的性格特點。優(yōu)秀的交易員和投資者的性格,在交易環(huán)境下,成功屬于一種特別的人:他必須能夠在混亂和不確定的氛圍下堅持,并且絕對不能因為失敗而輕易感到失望,也不能因為成功而洋洋得意或自吹自擂”。
這樣看來,要成為優(yōu)秀的交易員或投資者,需要超脫許多常人的正常思維和情緒,絕對的獨立思考和決策,并且不以成功而喜、不以失敗而悲,始終堅持。如此說雖然有些過于極端,但卻是一種真實的寫照,因為,的確必須具有非凡的性格和思想,才能夠經受長期的市場考驗,成為持續(xù)盈利、持續(xù)成功的投資者。
人生苦難重重,交易也是如此。在錯綜復雜、變化莫測的市場里,從來不會有一直一帆風順的交易,練就一個強大的內心,以不變應萬變,是我們交易者應該努力做到的。
市場中,最大的敵人之一,往往就是自己人性中的賭徒心理、賭徒思維。賭,最終的結局就只有一個,如果你以賭徒心理參與市場,那么你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你就算還沒在鍋里,那也只是養(yǎng)肥了再煮而已,沒什么區(qū)別。
市場真正的成功,都是嚴格的操作下完成的。操作失誤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市場的機會不斷涌現,一個嚴格的操作程序,足以保證你長期的成功。
市場的資本是無限的,而交易者的資金極其有限,就好比和一個永遠無法戰(zhàn)勝的巨大打架,退出的方式只有兩種,放棄或者被消滅。交易者只能在局部、暫時、某個層面上能夠取得一定的優(yōu)勢;
市場的時間是無限的,而交易者的時間、精力和運氣都是有限的,交易是一種運動,運動就有顛峰期,過了顛峰期,自然就走下坡路,無人例外。如果在過了顛峰之后,不限制交易頭寸規(guī)模或者干脆功成身退,那么只有被市場消滅。
交易者無法一次性成功,但可以一次性失敗。由于人性的貪婪和盲目自我膨脹,當取得一次巨大勝利之后,并不認為這是市場恩賜,而歸結于自己的天才,于是無論賺了多少錢非但不會罷手,還是變本加厲。而一次滿倉加上對市場偏見,就會帶來滅頂之災。贏無法快,輸可以是瞬間。
市場的本質是隨機性,也就意味著,市場在大部分時候都是適合虧錢的,而只有少數時間是適合賺錢的。但交易人員希望大部分時間交易,而小部分時間休息。
由于市場過于混亂無序,無法找到一般規(guī)律,過度分析和勉強預測無異于緣木求魚,因此,接受市場是無法預測這一事實是建立心理優(yōu)勢的第一步。
要記住,完美的交易者并不存在。你無法戰(zhàn)勝自己,你的弱點將會伴你終生。但是,接受自己的弱點卻可以讓你更加靈活機變,有效降低犯錯誤的成本。
交易風險與持有交易倉位時間成正比,因此控制風險的最好辦法,就是控制交易時間。永遠不要因為價格低就買,而價格高就賣;永遠不要在虧損的時候加倉。
正確認識成功,成功產生的自滿情緒會將真實的情況蒙蔽。你贏得越多,自我感覺越好,自負感愈發(fā)膨脹。成功的喜悅是賭徒的麻醉劑。在很多時候,賭徒一旦因盈利而激動,虧損就會隨之而來。能夠有足夠資本和正常心態(tài)開始每一天的交易,就是成功。
交易順利時不要過度激動,不順時也不要太沮喪。正確認識對錯,不要以結果論英雄。有時你做對了,仍然賠錢;有時你做錯了,卻能賺錢。正確的做法不能保證成功,錯誤的做法卻最終讓你失敗。
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勝可知而不可為。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攻可勝之敵。知其雄,守其雌。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要尊重隨機性。當你正確時,將它視作上天對你的禮物,珍惜它,并將之很好地發(fā)揮,讓利潤飛奔,待之氣竭而欲衰時方休,否則有愧天賜。
參與交易要像打仗一樣,不僅要計算得失,還要考慮顧全大局,排兵布陣該進攻則進攻,該退守則退守。錢就是兵,你就是將,你的決策決定兵的生死存亡。“智者當以謀略治天下”,用兵要精,力求穩(wěn)、準、狠。
大部分交易者迷失在止損和持有上,而止損又相對容易的多。止損可以控制風險,但是要成功,最主要的還是在于做對看對時的“持有”。做不到持有,就無法實現以小博大、掙大賠小的理念。大部分人做的是掙點就平、賠了等等的交易習慣,這是不成功的直接原因。只有一分錢的胸懷,決不能得到二分錢的收獲。
股票市場是零和交易,如果考慮成本恐怕還是負和交易,多數人都是賠錢的。10個人中如果有7個以上都認為股價要往一個方向運行,這個方向通常是賺不到錢的。“逆向思維”在投資中尤其重要,周圍人都看多時,多想想做空利潤有多大。“螳螂撲蟬,黃雀在后”,多回頭看看,或許會因為蠅頭小利而保全性命。
無知、浮躁和自負,可能是投資中最危險的三個弱點。但比這三個單項更麻煩的是復合型的危險,比如無知+自負就升級為了愚蠢,無知+浮躁就淪為了賭徒,而三者皆中就是典型的“愚蠢的賭徒”。由此可知,持續(xù)學習、戒驕戒躁、擁有自知之明并且誠實面對自己,是避免成為愚蠢賭徒的必要前提。
驅動著人們去做加法(效率最優(yōu)化)甚至乘法(加杠桿的效率最優(yōu)化)的根本,其實是一顆貪婪而浮躁的心。當然世界上有天才,但賭自己會是天才這種小概率事件卻不明智。然而人們寧愿追逐不明覺厲的美夢,也懶得去思考投資最本質的規(guī)律和最質樸的方法。
“輸得起”看起來是一種低姿態(tài),實際上卻很不容易做到。真正輸得起的,要么是足夠年輕要么是具有足夠雄厚的資源后備。在投資中這往往是個悖論,越輸得起的心態(tài)就越好,行為越不容易跑偏;反而越輸不起的就越想賭把大的盡快翻身。無法跳躍這個心理陷阱,就很難真正形成投資意識。
股民很難賺錢的原因是賺錢的機會實在太多,而不是相反。當越是關注別人賺了多少錢時,你的錢就越難賺,你越感覺自己的股票難賺錢,你的操作就真的會越來越不賺錢。就像有一種寵物叫“別人家的寵物”,也總有一種股票叫“別人家的股票”,當你看在了眼里,也就輸在了心里。
最后,市場交易就是簡單的一買一賣,但在這一買一賣的背后,隱含著投機者不同的觀念、意識、目的、動機,反映出投機者的價值觀、市場交易理念、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等等。市場交易的成敗,投機者在金融領域的最終命運,固然受一些偶然的、意外的因素影響,但最根本的深層次原因取決于一個投機者的綜合素質,即一個投機者的人生修養(yǎng)和境界。
投機者的修養(yǎng)和境界依賴于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對市場的理解,對市場交易中一些重大的原則性問題的認識深度;另一方面是投機者對自我的認識,包括對自己的心理弱點、性格缺陷、思維、行為習慣等主體內在世界的了解程度。這兩方面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投機者的自我認識越深刻,對市場的理解就越深入;反之也是。因為市場價格的變化是成千上萬投機者觀念、心理、情緒碰撞的結果,而這種結果一旦變成現實,又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觀念、心理和情緒,這是一個典型的反射過程。
一個成功的股票投機高手,往往具有深刻的市場見解,也能洞悉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在這兩方面達到很高的層次。投機之路是一個漫長的修煉過程,投機者在摸索前進的道路上,會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大多數人最終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但是,一旦你突破了自我的局限,超越了平庸凡俗,就會有巨大的收獲。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一個投機者的修養(yǎng)和境界不達到一定的高度,這一切就無法避免,許多錯誤永遠無法解決。因為本來,市場交易中所謂的對錯就是相對的,不同類型、不同經歷的投機者所面臨的問題并不一樣。數不勝數的所謂錯誤只有在事過境遷,投機者的思維、認識、境界到了一定層次以后才能恍然大悟。
在此以前,盡管你在市場交易中殫精竭慮、苦苦掙扎,努力想避免各種各樣的錯誤,結果總是令人失望的。你注意了這一方面的問題,錯誤就會從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來。就像一個新手開車,注意了前面路上的障礙,卻忘記了后面和旁邊的危險;注意了手上的動作,卻忘記了腳下油門和剎車的位置。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日復一日,像噩夢一樣無法擺脫的錯誤,只能隨著投機者的修養(yǎng)和境界的提高而被超越,被消解,而無法在當前的境況下徹底消滅,不再重犯。例如,投機交易中的止損問題、市場新手沖動性交易的問題,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投機者整體的交易理念、修養(yǎng)、境界不到一定的高度,這些錯誤就難以徹底解決。
結語:交易其實也是一種自我的修行。通過交易的心理探索,來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內心。克制貪婪,控制恐懼,最后做到知行合一,心如止水。同時,交易也只是我們的人生的一小部分,讓我們用放松愉悅的心態(tài)去看到交易,通過交易來感知自己,通過交易讓生活變得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