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個稅法的推出和社保入稅的改革,只和工資打交道的會計已經不再存在了,社保、個稅同樣是現在的會計面臨的問題。只懂“工資”,不懂“個稅”“社保”的會計已不復存在。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懂個稅、社保的會計是必然趨勢,更是現在企業想要擁有的人才。
今天顧姐就來和你們講一講新形勢下企業薪稅問題處理和應對!
個稅反避稅條款該如何應對
作為企業的我們應該怎么去應對新個稅法的反避稅條款呢?下面顧姐提出2個建議,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1.變“殼”為“實”
把原本打算用來“避稅”的“空殼公司”轉化成實際經營的公司,不僅能繼續控制稅務成本。而且從商業目的來講,延長了產業鏈條,增強整體核心競爭力,這實際也是稅務籌劃的一部分。
2.通過合法渠道爭取個人合法權益
國家在制定政策時,不可能兼顧到所有人利益,但政策又是不斷完善的。可以通過合法渠道影響政策的不斷完善,使個人合法權益得到保護也是不錯的選擇。
提醒:我們要通過合理合法的稅務籌劃,合理安排投資架構,科學安排個人回報和投資經營回報的比例,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是徹底規避稅務風險的選擇。
學會這樣稅籌能省下一大筆錢!
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公司必須要尊法守法、合法合規、合理規劃,這樣才能助力公司強大。公司根據企業情況,規劃適合自己的避稅方法,下面顧姐整理2種方法。
1.合理籌劃月薪與年終獎
合理籌劃月薪與年終獎,就是利用年終獎的繳稅方式來避稅。顧姐來給你們看一個全年收入籌劃秘笈!
首先預測個人年收入,計算年應納稅所得額。年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總額-五險一金-60000-專項附加扣除。
全年收入籌劃秘笈
第一步,將年應納稅所得額對半分,即讓月工資和年終獎適用稅率相同,計算應納稅額。
第二步,將年終獎降低一檔稅率,用足該級距上限,計算應納稅額。
第三步,將年終獎再降低一檔稅率,用足該級距上限,計算應納稅額。
三者稅額最小的就是最優籌劃。
大多數情況下,降低一檔稅率即可得到最優,少數情況下,降低兩檔稅率得到最優。
所以,全年收入籌劃的關鍵是讓年終獎將該級距上限用足,確定年工資應納稅所得額。
話不多說,上例子讓你們更容易理解!
假定顧姐每年收入扣除基本免征額60,000、三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后是300,000,也就是個稅的應納稅所得額是300,000。年終獎和工資怎么分配最劃算呢?(附表方便你們一起計算)

三步解決問題!
第一步,300,000除以2,150,000作為年終獎,150,000作為工資,計算個稅。年終獎個稅28,590,全年工資個稅13,080,個稅總額41,670,稅后收入258,330。
第二步,將年終獎降低一檔稅率,重新分配。第一步中年終獎150,000時對應的稅率20%,降低一檔到10%的稅率,意味著年終獎最多144,000,工資就是156,000,計算個稅。年終獎個稅14,190,全年工資個稅14,280,個稅總額28,470,稅后收入271,530。
第三步,將年終獎再降低一檔稅率,重新分配。將年終獎再降低一檔到3%的稅率,也就是年終獎最多36,000,工資就是264,000,計算個稅。年終獎個稅1,080,全年工資個稅35,880,個稅總額36,960,稅后收入263,040。
顯然,個稅總額最低的是第二步的情況,年終獎144,000,工資156,000。
相信現在你們已經理解這個秘笈了吧!
2.公司合作代替工資、提成和傭金
我們國家的經濟在飛速發展,工薪族中的高收入人群越來越多,如果是100萬年薪,根據測算,按照最優的月薪年終個稅籌劃,也得交20萬個稅,到手不足80萬。
那么對于高收入人群,顧姐建議是通過注冊公司將公司發的工資、提成和傭金轉化為公司間的業務合作。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避稅方案的前提是有實際業務發生,確實為公司提供了銷售、咨詢等業務。
有人會說,注冊公司也要成本啊?別忘了,國家現在為了鼓勵創業,對小微企業有很多優惠哦,比如小微企業年所得額低于50萬,企業所得稅只有10%,其他企業的是25%,小微企業少了一半還多。
常見的5大高風險避稅方法
1.虛開發票抵扣
很多企業為了“避稅”會把工資拆分為兩部分,例如員工工資是8000元,拆分為工資發放5000元,員工找發票報銷費用3000元。以此來發放工資,不要以為自己就很聰明可以不用代扣代繳員工的個稅。長期這樣做,企業的費用肯定會異常,還想不被稅局稽查?

2.冒用他人信息虛列工資
還有一些企業為了增加企業的成本,達到少繳企業所得稅的目的。冒用他人的信息去虛列工資,但在實行新個稅匯算清繳以后,一人一稅號,還想這樣做的企業可要小心了!而且這種做法還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3.大量員工零申報
這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企業大量員工零申報很不符合實際。大量員工工資長期都在起征點下,將面臨個稅稽查。
4.不用對公賬戶發放工資
你以為不用對公賬戶發放工資就可以了嗎?工資全部或部分通過現金發放、未申報收入,這將是稅務局稽查的重點。
5.補貼未申報個稅
有些企業未將話補、餐補、結婚補貼、生日禮金等列入工資申報個稅,造成偷稅。
注意:如果是符合規定的誤餐補助,不用繳納個稅。
如果你公司有以上類似這種情況,一定不要心存僥幸,虛列工資。一旦被查到,將面臨罰款,數額巨大還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虛列工資屬于“多列支出”行為,系偷稅。虛列的工資不得計入成本,不得在計算所得稅前扣除。
企業一旦實施虛列工資的違法行為,不但會被追繳所得稅,還會被處以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得不償失!
個稅扣除這些點不要忘!
1.子女教育
從3歲到讀完博士,每月1000元教育費用,夫妻各占50%或一方承擔,1000元可以分攤或一方免交個稅,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2.學歷或職業資格
如果提高學歷或參加職業資格培訓發生的費用,學歷教育期間每年4800元或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每年3600元的費用,免征個稅。
3.大病醫療
如果大病醫療費用個人負擔超過15000元的部分,每年60000萬元免交個稅,但要提供醫療證明及其個人承擔費用的原件或復印件。
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分別計算扣除額。

4.首套住房利息
首套住房利息支出,每月享受不超過1000元的額度,免征個稅,最長不超過20年,但要提供貸款合同、還款憑證。
5.房屋租金
工作城市的租房支出(沒有自住房),直轄市、省會城市等每月1500元、人口規模>100萬的每月1100元、<100萬的每月800元,免征個稅(各地免稅額度有差異)。
6.贍養老人
父母年滿60歲及以上,每月2000元的贍養費,子女可分攤,免征個稅。
根據暫行辦法
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獨生子女可按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可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7.離職補償金
職工離職時,領取的經濟補償金不超過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三倍以內的免個所稅。
8.高溫費
職工夏季發放的高溫津貼或食物,以報銷形式可以不計稅,隨工資發放的高溫費要交個稅。

常見問題
1.公司組織旅游是否需要扣繳個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以免費旅游方式提供對營銷人員個人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
對商品營銷活動中,企業和單位對營銷業績突出人員以培訓班、研討會、工作考察等名義組織旅游活動,通過免收差旅費、旅游費對個人實行的包括實物和有價證券等在內的營銷業績獎勵,應根據所發生的費用全額計入營銷人員應稅所得,依法征收個人所得稅,并由提供上述費用的企業和單位代扣代繳。
其中,對企業雇員享受的此類獎勵,應與當期的工資薪金合并,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對其他人員享受的此類獎勵,應作為當期的勞務收入,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2.為員工提供住房補貼是否需要扣繳個稅?
以現金形式發放住房補貼,需并入工資薪金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
3.發放勞保用品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不需要扣繳個人所得稅的情形:
個人因工作需要,從單位取得并實際屬于工作條件的勞保用品,不屬于個人所得,不扣繳個人所得稅。
(2)需要扣繳個人所得稅的情形:
企業以“勞動保護”名義向職工發放的實物以及貨幣性資金,應當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扣繳個人所得稅。
4.向員工發放實物、購物卡等是否需要扣繳個稅?
發放給員工實物、購物卡等福利,應并入工資薪金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
5.為公司股東報銷費用是否需要扣繳個稅?
為企業股東報銷其購買私人用品所產生的費用,應按股息紅利所得扣繳股東個人所得稅。
總結
所謂稅務籌劃,前提一定是合理合法的,不然一切都是徒勞。我們不能因為盲目地去追求少繳稅而不去反應真實的經營情況,這種做法絕對是得不償失的。依法納稅,才是企業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