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工作能讓我們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但絕大多數人工作,更多還是為了“錢”字罷了。如果兜里有足夠多的錢,想必會有很多人離職。
那些所謂靠工作獲得的滿足感以及成就感,也早已不值一提。而之所以現在依舊有那么多人,沒有離職,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因為沒錢。
也不能說是沒錢,算是不夠有錢。如果你的存款,足夠你一輩子的開銷,自然也就不想工作了。
既然人人都有這樣的幻想,我們今天就把這個幻想變得更加具體化些。如果我們真的想不上班,在銀行究竟需要存夠多少錢呢?看完銀行算的存款賬單后,你還敢辭職嗎?
來自官方部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已經超過1.7萬元。平均到每個月,都有1900多元。
而如果按照區域劃分,城鎮居民的開銷就更大了。他們的人均消費已經超過2萬,接近2.2萬的消費水平,使得每個月的開銷在2440元左右。農村相對少一些,一個月不到1250元。
當我們決定不工作,安安靜靜當只米蟲的時候,最基本的要求便是錢夠日常生活消費支出的。所以我們在計算銀行該有多少存款,才能夠不上班的時候,就以上面城鎮人均消費為一個參考對象。
按照城鎮居民的消費來看,我們不僅需要保證自己,每月有一定數額的固定利息,還得讓這筆利息在2442元左右。
活期儲蓄,雖然很是靈活,但是利息比較小。如果你想通過在銀行存活期,來滿足自己的日常開支,這存款成本的高度,是可望不可即的。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我們也可以粗略地幫你計算一下。按照0.35%的活期利率,你想要一個月獲得2442元的利息,至少得存個850萬。
如果你都有850萬的閑錢了,真的會甘心放在銀行里“吃”活期利率嗎?所以針對這樣的一個假設,我們直接忽略不計了。
所以,在活期之余,我們還是為大家計算了三年定存,可能帶來的情況。三年定期的利率,相對高一些,在3.25%左右。
而想要一個月獲得2442元左右的利息,本金則可以從活期的850萬元,降低至90萬元。也就是說,其實只要你在銀行存夠100萬,每個月的收益就能有2000多元。理論上,可以辭職不干了。
不過這個只是理論上的情況,因為就當下來講,2500元不到,真的夠用一個月嗎?一旦生個病或者出個禮,這錢就被耗光了。
而且如果沒房也沒車,你就算有銀行定存利息可以“吃”,心理也難免會“空蕩蕩”的。要是還能工作,便可以在固定利息之余,再收獲一筆工資。所以如果本金不是足夠驚人,別再想著辭職、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