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熱衷于購買黃金,一方面是因為黃金保值,是風險較低的投資方式。即便是黃金價格下調,有實物在手,投資也不算虧。另一方面,佩戴黃金首飾是我國人用來彰顯身份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出席重要場合的時候,很多人就會將平時不怎么戴的黃金首飾翻出來戴上。
就是因為黃金首飾如此受歡迎,每逢節假日,商場黃金柜臺前總是圍滿了人,成交量也是非常可觀的。觀察發現,隨著民眾收入的不斷增加,購買投資黃金首飾已經滿足不了大眾需求了,更有甚者開始到銀行購買金磚或金條作為投資。
3個最佳時間點購買黃金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購買黃金也是有學問的。內部員工說出真相,買黃金的時間點很有講究,有3個時間點去購買黃金更加劃算。
第一個時間點,已經被大部分消費者掌握了,那就是節假日的時候。因為節假日的時候,金店通常會搞一些促銷活動,比如以舊換新、免加工費等等,消費者是可以享受到優惠待遇的。對比一下不難發現,在節假日購買黃金要比平時購買節省好幾百塊錢,甚至是一兩千。
第二個時間點是國際金價下跌調整后,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由于國際金價下調后會有滯后時長,過了這個時間金店再調整金價基本是定型了,消費者就不必花冤枉錢了。
第三個時間點是黃金銷售淡季。比如3月份、7-9月份,這些時間段都是黃金銷售淡季,市場需求小,金價就會有所回落。建議有購房黃金剛需的人可以選擇在這些時間點購買,能夠省下不少錢。
金條后續的處理太過麻煩
近幾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市場行情發展不濟,物價卻在不斷增長,有些家庭試圖將曾經從銀行購買回去的金條拿去置換現金。可問題是那些金條到銀行,工作人員并不愿意置換現金,拿到金店,對方出的價格也不太理想。如今,他們倒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當初購買金條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肯定是態度熱情,可如今拿去置換,對方肯定是不想拿現金還舊的金條的。如果你不是在他們家銀行購買的金條,工作人員還有可能直接回絕,理由是他們只回收本銀行出售的金條。再者,如果你沒有當初購買金條的憑據證明,不管是銀行工作人員會拒絕回收,金店也不太樂意接下這筆生意。因為誰都不知道你拿的金條到底是不是真金?后期還得自掏腰包進行鑒定,產生的成本就高了。
至于金店方面只愿意出低價回收,是因為現如今黃金品牌繁多,市場競爭大,金店自然是能省即省。而且金店將金條回收后,肯定得重新找專業團隊鑒定,確定是真金后才可以展開新產品的設計和打造。現在大家購買黃金的時候會發現比二十年前多了一個所謂的加工費,就是因為產品結構復雜,所以商家收取了設計和加工的費用。
所以說,大家有投資購買金條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謹慎了,一旦日后要轉售,情況就會復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