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咱們大A休息的時候大福給大家來個福利! 今天就分享一下是什么是量價?
首先炒股的技術分析的核心就量價關系!
什么是量價關系呢?
很簡單量價就是成交量和價格。
成交量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每天參與買賣的股份數量和金額,而且成交量一般要和換手率相結合。
如果有一支股票換手率太低,例如低于0.5%,那么屬于極度不活躍,基本上沒什么資金參與。
這種相當于僵尸股,我們就可以直排除。
換手率低于1%,屬于交易清淡,沒有波瀾,那這種票呢?我也基本上,不會看的。
股票是由資金推動,沒錢炒的股票通常也沒什么前途,換手率太低的股票機會就少很多,沒必要浪費時間。
換手率在1%-3%區間,屬于相對活躍,一般常見于個股的震蕩期,或者是上漲初期。
換手率在3%-10%屬于活躍區間。
我一只股換手率在10%以上就屬于非常活躍,通常是處在主升浪區間,或者是,次新股換手率也特別高。
價方面的話,因素就比較復雜,價就是價格,就是K線圖的走勢,以及由K線圖推算出來的各種技術指標。
例如均線系統, macD,BOLL,KDJ,RSI等各種指標,都是基于價格推算出來的指標,只不過引入的參數不同,形態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而已,但本質上都是由價格推算而來,底層邏輯是一樣的。
所以,價方面的指標,只選一個,或者一兩個結合使用,基本就差不多了,用再多也會得出類似的結果。
價格方面的指標,最常用的是均線系統和MACD,也有人習慣用BOLL去看趨勢,用KDJ尋找短線買賣點,用RSI看強弱等,但這都大同小異,只要運用好其中一兩個就可以了。
量價關系,就是成交量和K線圖,以及由K線圖衍生出來的技術指標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技術分析的基礎。
那么量價關系的分析邏輯是什么呢?
舉例,如果放量上漲,通常代表強勢特征。
但這也并不是一定的,例如低位橫盤,緊接著放量突破重要均線,例如放量突破年線,那就是強勢特征,是可以逢低做多的技術信號。
但如果是高位橫盤,再次放量上漲,形成頂背離,那就是誘多形態,高位出貨行情。
同樣是放量上漲,但放在不同的位置,結果就會截然相反。
可見技術分析是需要靈活應變的,并沒有特定招式。
放量下跌也是一樣,在高位放量跌破重要均線的時候,例如放量跌破年線,往往就是股價走熊的開始。
反之,如果是股價已經跌了很久位置特別低,在低位長時間橫盤,然后再次出現放量下跌,形成日背離,那很可能就是誘空,放量下跌反而是買入的機會,不是割肉的時候。
技術分析,表象是量價關系邏輯分析,最底層的東西還是哲學思想和思維方式的問題。
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是不可能真正用好技術分析的。
好了大福今天就分享到這! 期待下周的A股開盤。喜歡大福的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盤中策略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