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僅為個人主觀想法,不構成投資依據,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A股目前有5000多只股票,每天花花綠綠的有漲有跌,相信有很多散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到一只股大漲,買入坐等吃肉,結果買入之后一直橫盤甚至直線下跌,終于忍不住割肉了之后又迅速拉升,好不折磨!那么股價的走勢到底是由什么決定的,為什么會漲、為什么會跌呢?根據本人這幾年的思考,我認為股價的走勢短期看市場情緒,中期看個股業績,長期看公司質地。
一、情緒
市場情緒好,意味著想買的人比想賣的多,從而推動股價上漲。反之,市場情緒差想買的人比想賣的少,從而股價下跌。
大家最常用的均線分析便是基于此原理產生的。當股價漲到市場平均建倉成本時(即均線),大家會傾向于賣出制造拋壓,對股價形成壓制;當股價跌到市場平均建倉成本時,大家會傾向于買入,對股價形成支撐。當然,情緒是十分復雜的產物,不僅僅受建倉成本影響,如遇到突發事件也會影響投資者的情緒。
而當前隨著互聯網的發達,投資者的學習越來越深入,投資理念也越來越成熟,受建倉成本的影響越來越小,均線系統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小。因此,我們切不可認技術分析為“股市秘籍”,這個世上最復雜的就是人性,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人性,更沒有人可以準確利用人性,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投資者癡迷與短線炒作,卻屢屢大虧,本質上就是因為難以掌控短線的情緒,也就難以掌控短期的股價漲跌,最后的結果無非就是追漲殺跌、割肉離場。
二、業績
與成熟的美股市場不同,A股目前仍然是一個以即期業績驅動的市場,一個好的業績往往會引導一段中線行情,如2021年新能源產業鏈的牛市,本質上就是因為新能源業績的高增速。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新能源的高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業績只會好一陣,最多維持在高位,而不會每年都高增長,但股價依然漲到高位。因為A股的市場十分看重即期的業績。因此如果能對個股的業績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股價漲跌。
三、質地
所謂質地優秀的企業其實就是業績可以持續增長的企業,也就是在每一個“中期”業績都能有比較好的表現,拉長來看就能實現股價和業績的持續增長。
對于公司質地的判斷,其實就是基本面分析。認為以下三種是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
1. 一家獨大
壟斷是最好的競爭格局,還有就是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如高端白酒,就屬于茅臺一超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多強的格局。
2.剩者為王
我們在分析一個龍頭公司的時候,一定不要被增速不快、市場有限等論調局限住。要去分析他到底是不是剩者,所謂“剩者為王”,如果他的利潤水平反應出剩者的姿態,那后面就會有非常好的上漲機會。
3.護城河
(1)無形資產。如品牌、專利或法定許可,能讓該企業出售競爭對手無法效仿的產品或服務,比如大名鼎鼎的貴州茅臺酒,是其他白酒品牌無法比擬的。
(2)轉換成本。簡單來說,就是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讓用戶難以割舍,形成了某種依賴。比如微信,即使出現了一款新的比微信更好用的社交App,我們也不會放棄微信,因為我們的親朋好友、同事領導等一切社會關系,都已經沉淀在微信里了。
(3)網絡效應。網絡效應,就是說隨著用戶數量增加,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也在同步提升。比如阿里巴巴已經編織了一個足夠大的電商網絡,連接進了無數的賣家和買家。賣家數量多了,提供的商品品類就更加豐富,而且隨著競爭加劇,商品售價會降低,這樣買家就獲得了實惠,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而買家數量提升后,賣家也得到了好處,最后賣家和買家數量都會越來越多,慢慢積累起其他玩家難以撼動的優勢。
(4)成本優勢。如果一家公司,能夠長期以低于競爭對手的價格生產產品,這就會成為很大的優勢。這樣如果定價和對手相同,你就能擁有更高的毛利率;而開打價格戰的時候,能把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拖到虧損的境地,自己依舊保持盈利。
以上便是決定股價走勢的三大因素,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麻煩點個贊點個關注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