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建投(27.160, -0.04, -0.15%)、開源證券、國金證券(9.230, -0.02, -0.22%)多家券商陸續召開中期策略會,對下半年A股市場投資主線進行研判。此外,還有不少券商密集發布權益市場半年度策略報告。
在大勢研判上,券商形成普遍共識,認為今年一季報上市企業業績底探明后,隨著國內經濟復蘇縱深推進和低基數效應,A股將迎來盈利上行周期,二季度A股利潤增速有望大幅改善。配置上,在多數券商看來,成長風格有望占優,TMT行情有望貫穿全年。不過,也有機構指出,新能源、消費板塊也會迎來階段性行情。

開源證券策略會現場
A股新一輪盈利周期逐步啟動
對于投資者關心的A股市場走勢,機構普遍認為,在經歷2023年一季度盈利改善后,后市A股整體盈利有望進一步修復,并將成為推動市場走高的重要動力。
“A股市場新一輪盈利周期正在逐步啟動。”西部證券(6.800, 0.02, 0.29%)首席策略分析師易斌表示,地產鏈的修復性增長、線下消費的持續復蘇等是本輪盈利周期改善的主要動力。從市場層面看,當前市場交易的核心邏輯正在由估值和情緒的修復回歸到基本面的驗證,對全年市場可以更樂觀一些,但上行斜率將趨于平緩。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表示,目前經濟從之前快速復蘇轉為慢復蘇,庫存周期切換將支撐企業盈利,預計上半年將完成切換進入被動去庫存階段,成為A股市場波動中樞上移的基礎。美元趨勢轉弱后,北向資金可能繼續加大對復蘇鏈的參與程度,成為影響市場的重要增量資金之一。
“2023年中國經濟復蘇力度和可持續性較強,有望超目前市場的預期,有利于權益市場,也將有力回擊市場的擔心。”開源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孫金鉅在策略會上說。
孫金鉅表示,一是居民部門的核心問題還是高儲蓄,隨著擴張性政策的實施,宏觀經濟好轉,居民的消費和投資信心都將增強;二是從房地產供需兩端來看,需求側是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回升,供給側在去年下半年以來政府提供保交樓的增量資金,有助于恢復購房者信心,預計政策面仍以寬松為主,房地產的邊際影響明顯減弱。
TMT行情仍在上漲周期的起點
在券商中期策略觀點中,TMT和“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等關鍵詞高頻出現。券商一致看好TMT投資主線,認為短期TMT科技行情可能面臨切換,但是長期來看,TMT行情有望貫穿全年。
太平洋(2.750, 0.01, 0.36%)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冬冬表示,中長期來看本輪TMT行情只是大的上漲周期的起點,長期視角下TMT行業中的AIGC仍是首選。從資金調倉角度看,當前資金向TMT行業的傾斜并未結束;從產業發展角度看,AIGC仍然處于初創期,這一階段以估值驅動和主題投資為主,是大行情上漲的第一階段。
張冬冬認為,新能源、消費也會存在階段性行情。結合2023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倉數據看,仍有大量的存量資金沉淀在新能源行業內,其在政策與基本面共振下會有階段性的反彈行情;對消費而言,在國內持續復蘇、消費數據向好的背景下,也可能迎來階段性行情。
開源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弛同樣認為,TMT行情仍有望貫穿全年,有三個原因支撐其向上趨勢,一是,經濟逐漸復蘇的宏觀大背景;二是AI+有望帶動新一輪產業周期,2023一季度部分TMT行業業績已經出現改善;三是基金持倉配置仍處于低位。
“TMT有望成為未來2至3年投資新主線,短期的風險或來自市場整體的宏觀沖擊。”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艾熊峰認為,可以重點關注四個細分領域:一是計算機ToC端產品型公司,具備較強的市場空間和市場議價能力;二是通信運營商和光通信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下的增量需求;三是傳媒中游戲和AI+應用,或是最直接受益于人工智能的領域;四是隨著半導體周期逐步見底,布局AI算力需求支撐的細分產業鏈領域。
對于近期市場關注度持續升溫的“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東北證券(7.590, -0.01, -0.13%)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認為,本輪的上漲邏輯主要是估值修復,要挖掘估值足夠低的標的。但如果要看持續性,還是要結合盈利預期或者基本面的情況。從行業上來看,推薦航空機場、鐵路、公路、港口等經濟修復相關的行業中,部分“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相關標的仍有上漲空間。
責編:邵子怡 校對:孫潔華圖編: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