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和H股整體持續下跌,仿佛回到了去年悲觀時,都是由于市場對未來經濟、脫鉤、美國加息預期升溫等宏觀層面的擔憂。
漲時笑嘻嘻,跌時悲戚戚。這是人之常情,因為股價漲跌的數字非常精確地反應在投資者的賬戶上。
所以,大部分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股價漲跌,努力尋找各種似是而非的股價影響因素。股票投資者追逐熱點、博弈他人行為,基金投資者通過1年或幾年業績選基金,學者們用股價波動率衡量股票風險。
然而,投資者忽視了股價的不可預測性,這是投資中最難的、反直覺的、也是最重要的。
世界是復雜的,無數投資者構成的市場也是復雜的。而每一位投資者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的買賣2種交易行為匯集到一起,涌現出了一個高維、復雜的股票市場,形成了市場先生的短期投票器功能。
所有試圖預測股價變動的投資方法,都難以讓投資者長期、持續的獲得超額收益。
巴菲特曾說:“我不喜歡預測,我對股價漲跌沒有任何看法”,“我在過去40多年只公開發表過4、5次對整體市場的看法(非常極端時),并且事實證明我說的還是太早了”。
無論是1年、3年、5年還是10年的基金業績,都難以作為投資者選基金的可靠依據,因為重要的是其收益來源的持續性,長期業績也可能來源于一次市場周期、某種風格的持續或投資方法的風險還沒有暴露,最重要的還是投資人的理念和品性,這是其獲取收益和管理風險的依據。比爾·米勒曾連續15年戰勝標普500,但在一次危機中讓客戶損失慘重,而此時比爾·米勒管理規模已經遠超以往,不知其是否給投資者帶來了累計凈回報。
股價的高波動也不是風險,反而可能給有準備的投資人提供了好的價格。
內在價值是企業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是推動經濟發展、衡量企業經營成果、影響股價漲跌的根本力量。
內在價值也是個模糊值,對現金流預測的準確性、折現率微弱變化非常敏感,但不代表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
希臘人統治了17世紀以前上千年的西方宇宙觀,他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所有星球都是以圓周環繞地球運行。其他星球為什么要以圓周繞行地球呢?因為在希臘幾何學中,圓形是個完美的形狀。星球以完美的圓周繞行著看起來靜止的地球、和諧自得。事實證明,這種追求完美、精確的理念卻是完全錯誤的。
投資者把研究重點從預測股價到自下而上的分析企業,是更可把握的投資方法。企業過去的盈利如何,是否有競爭優勢及其持續性如何?如果沒有競爭優勢,是否有經營效率的差異?如果有競爭優勢,又是哪種競爭優勢,是供給端的成本優勢還是需求端的客戶鎖定,以及規模效應?
價格波動難以預測但可利用,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能力圈內對企業價值進行大致計算,衡量每一個投資機會是否物超所值。
而每次市場悲觀時,也是利用市場先生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