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母嬰店的廣告宣稱“配方奶一定要喝到3歲以上”。
很多媽媽都不禁提出疑問:真的需要喝到3歲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講講這個問題~
1歲以后,配方奶仍然是寶寶可選擇的奶制品,但并不是唯一選擇。
美國兒科學(xué)會 AAP 建議:當寶寶 1 歲之后,在飲食均衡的情況下,就可以開始喝全脂牛奶了。
不過也有不少媽媽認為配方奶營養(yǎng)比牛奶好,應(yīng)該喝久一點,其實并不是。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雖然從配料表上看,配方奶的營養(yǎng)更全面,但對于1歲后的寶寶來說,主要的營養(yǎng)來源于一日三餐,配方奶已逐漸弱化成只提供每日部分蛋白質(zhì)和鈣的角色。
媽媽們與其糾結(jié)牛奶和配方奶的營養(yǎng)價值,還不如好好搭配寶寶的一日三餐,并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今天我們來做一份長得像斑馬的紅棗山藥糕。我特地在里面添加了奶粉,如果寶寶已經(jīng)喝牛奶了,那么多余的奶粉就可以用來做輔食啦!
山藥作為食物中的“百搭王”,和誰都能和平共處,而且山藥有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幫助寶寶促進消化。同時我還放了幾顆紅棗來提味,香香甜甜的紅棗山藥糕,甩普通大饅頭好幾條街!

食譜名稱:紅棗山藥糕
參考月齡:11M+

1、準備食材:鐵棍山藥:120克,雞蛋:1個(約50克),紅棗:4顆(約20克)

2、起鍋燒水,水開后倒入紅棗,大火煮15分鐘。

3、煮好的紅棗去核,去皮。

4、山藥切小段。
»山藥中有粘液蛋白,媽媽們處理的時候最好帶上手套,以免過敏。

5、蛋清和蛋黃分離。

6、干磨杯中倒入蛋清和60克山藥。

7、將干磨杯放入破壁機中,蓋上蓋子,上鎖,按“啟動鍵”,攪打成糊。

8、攪打好的蛋白糊倒出在碗中備用。

9、把剩余的山藥、蛋黃和紅棗也用破壁機攪打成糊。

10、先倒三分之一的蛋黃糊在模具中,再倒三分之一的蛋白糊。»我用的是4寸模具。»媽媽們可以在模具底部墊一張硅油紙,防粘。

11、繼續(xù)重復(fù)上面的步驟,把剩余的蛋白糊和蛋黃糊分兩次倒入模具中。

12、紅棗山藥糊冷水上蒸鍋,大火蒸25分鐘,蒸好后關(guān)火再燜5分鐘。»媽媽們可以在上面蓋一個盤子,防止水汽回流,影響成型。

13、將蒸好的紅棗山藥糕室溫冷卻至不燙手后再脫模。

14、切塊。

一份美味的紅棗山藥糕就完成了!說實話,在沒出鍋前我就忍不住想要趕緊吃它了!紅棗的香氣充斥了整個廚房,一口咬下去滿滿都是紅棗的醇香還有蛋香,軟綿好吃,要不是得留給小寶吃,真想一塊接著一塊全吃完~
【添加要領(lǐng)】
●寶寶們的消化系統(tǒng)還未發(fā)育完全,所以給2歲以下的寶寶食用紅棗建議去皮哦~
●因為這款蒸糕沒有添加面粉,比較軟嫩,建議媽媽們等稍稍冷卻后再切。
【知識延伸】
對于1歲后到底是繼續(xù)配方奶還是換牛奶,還有這3個問題要先考慮清楚:
●寶寶的喝奶習慣是否良好。1歲后還有很多寶寶有夜奶和奶睡的習慣,配方奶相比牛奶含糖量更高,喝配方奶更容易患奶瓶齲。
●喝奶有沒有影響寶寶正常吃飯。有些寶寶1歲后對吃飯依舊抵觸,更喜歡帶有甜味的配方奶,這樣反而會影響生長發(fā)育。建議盡早換成牛奶,減弱配方奶的存在感。
●寶寶是否偏胖。某些配方奶中的含糖量明顯高于牛奶,用牛奶代替配方奶,能降低寶寶肥胖的風險。
講了那么多,主要還是想說娃1歲以后,奶類不再是主角了,不能再靠配方奶來給寶寶補充營養(yǎng),一日三餐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