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線考生”填志愿犯難? 掌握這幾招
確保錄取批次,避開相對熱門高校、地域;保持志愿填報合理梯度等
在今年高考中,長沙考生小彭理科考了510分,剛過一本線3分。對于這個分數,小彭很糾結——到底是報考一本院校,還是退一步選一個更好的二本院校呢?每年像小彭一樣,“上”“下”忐忑不安的“踩線考生”,填志愿時顯得最艱難:不甘心降檔,又擔心在本批次中選不到好院校,讀不到稱心如意的專業。
目前,全國高考填報志愿正在進行時。“踩線生”應該怎樣填報高考志愿呢?7月28日,三湘都市報記者邀請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來分享填報“攻略”。
確保錄取批次,避開相對熱門的高校和地域
如果要確保錄取批次,考生應避開相對熱門的高校和地域。其實,所謂的熱門、冷門(院校及專業)并非一成不變,都只是相對而言的。一般來說,農、林、水、地、礦、油之類的院校,錄取分數相對較低,被認為是相對冷門的院校;財經政法類院校、經濟貿易類院校、建筑工程等工科類院校屬于相對熱門的院校。
從區位特點來看,西北、東北等地由于距離我省較遠,氣候生活條件和我省相差較大,被我省考生認為是相對冷門的地域;北京、上海、廣東、江浙等沿海發達地區則屬于相對熱門的地域。不過,該負責人認為,這并不意味著踩線考生絕不可填報所謂的“熱門”。由于在我省同一批次所有的志愿都是平行志愿,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如果再結合高校報考冷熱不均的“大小年”現象,踩線考生也是可以適當向熱門院校沖一沖的。
值得提醒的是,盡管每年都有踩線考生被知名院校成功錄取,但一味依靠技巧來博取名校錄取機會的概率很低,考生一定要慎重。
降低錄取批次,可以選報相對熱門的院校和專業
對于愿意降低錄取批次的考生,則建議可以盯住相對熱門的院校和專業。當然,這一技巧并不是要大家放棄上一批次的志愿填報,而是要在認真填好上一批次志愿的同時,安排好下一批次志愿的填報。由于降低了心理預期,踩線考生還是很有優勢的,因為低一個批次,這類考生都是分數比較高的了,可以考慮填報相對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
哪些考生可以選擇降低錄取批次呢?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來說至少具備以下某個方面的特點:第一,上一批次狠命一搏,做好了失敗的準備;第二,上一批次的院校沒有合適的專業,而本人卻非常重視專業,于是為了心儀的專業而降低自己的批次;第三,被上一批次的院校錄取不是很有把握,于是精心規劃下一批次的志愿。
“踩線”也要保持志愿填報的合理梯度
在我省錄取操作時,平行志愿的院校順序就是個人投檔的院校順序。從這個角度來看,考生所填的同一批次志愿不完全是簡單的并列關系。這就要求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首先要圈定一批自己有可能上得了的院校,然后把其中最有希望就讀的學校放在第一位,之后的志愿排序要綜合考慮目標院校預估的投檔線水平與個人喜好程度,適當拉開差距,依次降低。志愿填報不能平起平坐式的,更不能填報“波浪式”的。
同時,踩線考生由于分數不高,專業選擇面相對來說更窄,在填報“沖一沖”的院校時,不宜填報該校最熱門的專業,而“保一保”的志愿則可以考慮填報自己比較喜歡的專業。這樣做可以增加錄取的把握。
務必重視“服從調劑”和征集志愿
在高考志愿填報中,“服從調劑”這個詞也許在志愿表上并不顯眼,可是它的作用卻不可忽視,考生如果重視這一細節,完全有可能在無望中找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為此,要特別提醒考分優勢不明顯的“踩線考生”,選擇“服從調劑”可以增加錄取的機會、降低因志愿落空而帶來的風險。
此外,征集志愿也屬于志愿填報不可忽視的小細節。“踩線考生”在高考錄取期間,要密切關注自己檔案的去向,一旦志愿落空,要密切關注征集志愿的消息,以便給自己再爭取一次錄取機會。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京 實習生 趙蕊楠 匡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