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歷和第二學歷,從名稱上來判斷,就可以分出個優劣來。
我們常說的第一學歷,指的是全日制教學之下獲得的學歷,比如通過高考上的大專、本科甚至更高的學歷,這其中,還包括雖然上了大學,卻沒有確定學歷證書的一類人。而第二學歷是指與第一學歷不同專業或通過國家自學考試獲得的學歷。
前者呢,說明這個第二學歷是在第一學歷已經獲得的情況下,通過自學學習的第二專業,可以說是自己的加分項。而后者則是沒有上過大學,直接通過自學獲得的學歷,這個學歷其實相當于他自己的第一學歷或者說最高學歷。
那為什么,在社會認可度上講,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呢?
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就是,第一學歷比第二學歷高,而且獲得的途徑比較正規,或者說難度比較大,學習比較系統規范。
所謂第一學歷即國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學歷,原本是指由第一教育局頒發的學歷,現今通常是指國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學歷,畢業證書上寫著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的則為第一學歷。不同的畢業證書,不同的畢業院校,也是有區別的。
第二學歷指在學習第一學歷的基礎上,選擇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當中的某個專業,這個專業稱之為第二專業,修完該修的科目,順利通過考試,獲得這個專業相應的學歷證書,這個學歷證書稱為第二學歷。
獲得第二學歷的方式很多,除了自考以外也可以通過在職研究生、網絡教育、遠程教育等方式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