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
華僑大學是中央統戰部直屬,由中央統戰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校。

歷史沿革
1960年經周恩來總理批準,學校創辦于福建泉州,廖承志為首任校長。1970年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被黨中央確定為“國家重點扶植大學”。1996年由國務院僑辦、福建省人民政府進行共建。1997年原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并入,成為華僑大學華文學院。2006年廈門校區啟用。2003年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評優秀等級。2018年入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王牌專業
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華文教育、漢語言文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建筑學、工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
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金融學、法學、英語、廣播電視學、應用化學、軟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城鄉規劃、工商管理
學哥學姐說院校
華僑大學難考么?看到好多人說考上后悔了?
桂花XX:已畢業,不后悔。在哪讀讀的怎么樣全看你自己。我隔壁舍友已被央財錄取。我同班同學兩個都被美國前30的大學錄取了。同系的有被上財錄取的。我自己普普通通拿了澳科大的offer。還有說住宿環境差的。???認真的?可能你沒見過真的差的。普宿可能是因為沒有獨立浴室,但不缺你空調。公寓更別說了,好的直接帶電梯帶陽臺的。差一點的也就洗漱區比較陳舊和小,但也沒有說差到不能住人
聽說宿舍都有空調?
西紅柿X:普宿和公寓差別在沒有獨立衛生間
其他都差不多 而且普宿的位置比較好
去教室食堂什么的都特別近(可以睡懶覺)
華僑大學為什么叫華僑大學?
ChenXX:最早是為了讓海外(印尼)排華中的華僑及子弟回中國大陸可以繼續就讀大學,所以,叫華僑大學。大致背景就是這樣。當時及很長一段時間,主要生源都是有海外背景的華僑,以及華人,港澳臺同胞等。曾經是教育部直屬高校。
現在華僑、華人、港澳臺等(統稱境外生)生源比例逐漸降低,但“華僑”的特色、氛圍依舊很濃厚。
華僑大學因僑而生,因僑而特。
(這個說法可能有待考證,歡迎補充!)
就業質量報告
一、2019屆就業
2019 屆畢業生總人數為 5749 人。
男女比例1:1.26。福建生源29.83%。
畢業生中博士 18 人,碩士 822 人,本科 4909 人。
2019 屆畢業生就業率為 98.05%,博士畢業生、碩士畢業生、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100.00%、98.78%、97.92%。

二、深造情況
1、國內升學
畢業生升學總人數為 740 人。
其中本科攻讀碩士 697人,碩士攻讀博士 43 人。
在本科和碩士升學的畢業生中,501 人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錄取。
2、境外留學
共有 311 名畢業生選擇出國出境深造。
本科 299人,碩士 12 人。
其中,共 244 人被倫敦大學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排名前 500 的著名高校錄取。
本科畢業生主要流向了英國39.1%和澳大利亞15.4%、中國香港9%、日本6.7%。
3、本科生保研
根據研究生院2019年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名額預分配方案:
推免生139人。
保研率2.83%。
考研率11.37%。

三、工作情況
1、就業行業

2、就業單位

3、就業地點

福建省內生源畢業生中,84.75%選擇留在本省就業;
福建省外生源畢業生:38.63%選擇福建省內就業。

福建省內就業的畢業生:主要流向了廈門市和泉州市,占比分別為 53.64%和24.81%。

4、薪酬
畢業生平均稅前月收入為 6014.72 元。本科、碩士、博士的稅前月收入分別為5571.30、7468.54、9272.7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