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首批“電子競技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正式頒發,意味著有行業頭部企業參與共創的電競人才認定模式率先在廣東落地。據南方+記者了解到,騰訊作國家人社部授權開展電子競技員認證工作的用人單位,在廣東省人社廳、深圳市人社局的指導下,于深圳試點開啟“電子競技員”的從業資格培訓和技能認定相關工作。
據悉,相關從業者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考試后,基于“一試雙證”制度,可獲得國家人社部、廣東省人社廳認可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及行業認可的騰訊教育認證證書。
電子競技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表示:“目前電競專業人才仍然存在不小的缺口,亟須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加以彌補充實。行業協會也要更加積極開展人才培訓,探索行業的職業資格認定途徑,構建權威專業的人才服務平臺,增強從業者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2021年2月,人社部等頒布了包括“電子競技員”在內的13個全新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其中,明確規定了“電子競技員(職業編碼為4-13-99-01)”的職業定義、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等標準,實現了電競職業教育與國家官方技能認定的正式掛鉤。按照規定細則,電子競技員分為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和一級/高級技師共五大等級,從業人員可通過職業培訓和資格考試等形式提升技能等級。
據了解,今年6月,廣東省人社廳、深圳市人社局遵循“電子競技員”職業技能標準,攜手騰訊率先開啟了首批電子競技員的從業資格培訓,以職業教育和等級考核的方式,綜合檢驗所有學員們的基本技能和理論水平。此次認證證書頒發,意味著電競從業者有了自己的“身份證”,電競職業人才培養和認證體系進一步規范化和專業化,從業人才將得到更好地培養與發展,其專業價值受到社會肯定,行業信心得到提振。
以廣東為例,根據《2021廣東電競產業發展報告》的數據,2021年廣東電子競技產業收入達到1236.3億元,全國占比73.6%。廣東電競企業數量全國占比為15.3%,電競從業人數在全國占比達到了31.6%,電競從業人數全國第一。產業迅猛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其中電競賽事服務人才需求占比47.1%,電競游戲開發人才32%,電競教育人才11.4%,電競媒體人才8.2%,電競俱樂部職能人才1.3%。
此次電子競技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在廣東落地,意味著廣東相關電競企業有了行業人才的評估依據,地區電競從業人員將擁有更加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
廣州體育學院休閑體育與管理學院院長王曉東表示,電子競技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升了電競從業人員的含金量,也為有志于從事電競行業的年輕人提供了標準與努力的方向。證書的公布能更加吸引更多人投身相關行業,為產業緩解人才缺口,為廣東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助力。
【記者】葉丹
【作者】 葉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