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一輩子就只能買一套房,買房成了很多人一生必須要面對和考量的重要選擇時刻和事件。而且為了買這套房將付出一家三代人的“血汗錢”,所以在買房這件事情上面可一點都不能馬虎。
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對房地產行業有知識儲備和客觀認知,再加上買房是重大的人生決策事件,不管是置業顧問的標準話術還是身邊一知半解的朋友,都讓買房人面對選房買房的這個過程充滿了糾結和不安,而這種不安,來源就是對自己選擇的不確定性。
一次看房,幾十個樓盤,選哪個?
一次選房,幾百套上千套房子,哪套適合我?
今天就給各位買房的朋友分享關于買房的順口溜,匯聚了很多買房人的智慧和經驗,平時念一念看一看,到了選房買房的關鍵時刻,能幫助你順利選到心儀的房子,規避陷阱和風險。
當然光有順口溜還是遠遠不夠的,我會給大家一一詳細解釋這些口訣和順口溜背后的原因和智慧。
學口訣,買好房
溫馨提示:
-本文不含任何廣告和引導,請放心閱讀,如有幫助,歡迎收藏。
-置業投資數額巨大,切勿聽信一面之詞,謹慎冷靜,理性置業。
-本文除標明引用部分,均為本人原創,謝絕斷章取義無腦摘抄,轉載復制請注明原文出處,本文首發頭條號。
一、選房入門兩句話:不買“頂天立地”,不買“2房2鋪”
1、關于“頂天立地”的解釋:
我們這里所說的“頂天立地”指的是兩個樓層,分別是“頂天”的頂樓,還有“立地”的底樓。為何在買房的時候,不能“頂天立地”呢?其實是因為和其他的樓層相比,這兩個樓層的缺點更加的明顯。那么為什么不推薦買底樓和頂樓呢?
一個單元樓里,底層和頂樓是最便宜的,開發商為了促進成交率,會規劃小花園和露臺(算贈送面積,但是物業屬性還是公共的)。只要有住過底層和頂層的人,都不會貪圖這眼前的便宜,再次購置這樣位置房子。
頂層:冬冷夏涼,遇到連綿不絕的雨季,房間就會陰冷潮濕,墻板滲水,漏水問題較多,住在頂樓,出行不方便。
特別是有過頂層居住漏雨體驗的,絕對不會是美好的體驗和回憶。
頂層一旦停電,爬樓梯可不是開玩笑的。
還有頂層空調用電能耗一定大于其他樓層,親測,制冷取暖效果打折扣。
出于樓棟設計的原因,還會影響水壓,本人就住過樓頂層,水壓特別低,洗澡生活都成問題,協調物業難以解決。
最后從災害角度來看,下部樓層著火,上面樓層遭殃,特別是頂層就像煙囪的頭部……
在沿海地區和臺風頻發地區,頂層的風壓對玻璃和隔音的考驗也是最強的。

頂層住宅圖示
底層:私密性差,來來往往人復雜,盜賊最容易得手;采光性差,房間陰暗不朝陽,不夠通透明亮,夏天蚊蟲多,知了鳴叫,夜晚吵得人不得安寧。現在很多新的小區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往往采用架空層的結構,但是蚊蟲蟑螂老鼠困擾還是長期存在。采光也是小區里面最差的。
底層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各種管道的出口都在底層,排污排水在底層堵塞的現象非常之多,很多住戶都是因為這個原因不愿意選擇底層。

底層住宅圖示
2、關于“2房2鋪”的解釋:
我們這里所說的“2房”就是指商住房和小產權房。雖然這兩種房子的價格要比普通的商品房低很多,但是這兩種房子不建議購房群體購買。
首先,商住房不能落戶,沒有學位,而且水電費等按照商業標準收取,居住體驗差,公攤面積大。
其次,小產權房是沒有辦法取得房產證的,所以從這一個角度來說,小產權房是不受國家法律保護的。而且小產權房也沒有辦法落戶。綜上所述,小產權房和商住房都不建議大家購買。
關于商住房和小產權我寫過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點擊下方藍色標題直接看)
小產權房,是香餑餑還是“定時炸彈”?
以為買房能撿便宜?這六種房子不能碰

可商可住聽著很美好,現實并不好

小產權房充滿陷阱和誘惑
我們這里所說的“2鋪”就是指不在主干道的商鋪以及樓上的商鋪。
首先,如果商鋪的位置不在主干道的話,那么就表示這里的人流量會比較少。這樣一來,商鋪的升值空間就會大大的減小。

側街商鋪人氣差,招商難
其次,樓上的商鋪也應該遠離。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和商家競爭的激烈,往往具備消費需求的客群在第一時間就會被“截流”,在加上現在電子商務對實體商業的沖擊,就連一樓的商業商鋪也會出現很多空置的情況,而高樓層的商業投資價值更差,因為這一種類型的商鋪很難經營,很多人在一樓看到了自己所需的東西,就會直接在一樓購買,就不會再去樓上了。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樓上商鋪客流量大大減少。

普遍一樓有生意,二樓冷冷清清
二、“遠二進三”入住無憂
類似順口溜:“買房選邊戶不選中戶、選三房不選兩房、不買一層和頂層”
1、“遠二”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不選頂樓和底層,在上面也解釋過了,這里就不多加重復。
第二種說的“二”是兩個地方就是“菜市場”和“馬路”。
菜市口人流量大,一來衛生標準不達標,二來一到夏天還容易產生異味,十分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雖然生活便利,但是菜場的噪音(送菜和經營時間都很早)會影響住戶的休息。

菜場雜亂差現象
另外臨近馬路(或者高速公路,或者交通要道等機動車通行通道)的房子也不好,車來車往的噪音聲很是影響睡眠質量,而且汽車排放的有害尾氣也都進入我們的室內,對身體健康也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生活質量,這些地方一定更要遠離才好。

住過這種類型房子的人都知道馬路噪音帶來的煩惱。
2、“進三”的解釋:
同樣的價格,一定要優先考慮樓盤周邊的3個條件,可以讓你的房子增值更快。
學校:近幾年學區房抄的火熱,不少家長為了孩子上重點學校,不惜花費幾十萬買學區房,甚至買了學區房還不能進入重點學校,費心費力。
在學校附近選房其實已經占了先天優勢:校園周邊是不允許開設工廠、娛樂場所等,舒適度相對較高。

學區房是最保值的資產
地鐵:上班族租房首選就是臨近地鐵的房子,一是節約上班時間,二是交通便利,公交線四通八達,節省開支。
距離地鐵的步行距離直接和未來房子的增值成反比關系:離地鐵口步行距離越近,房子漲價的空間和效率越高。

香港的地鐵上蓋,優質資產
商城:帶動住宅周邊經濟發展,生活便利,一出小區,就有大型商場,方便吃喝玩樂,美食購物兩不誤,提高住房的幸福度。
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地產價值鏈:商業上蓋或大商業在側的住宅,往往是一個片區房價最高的,例如萬達旁邊的萬達公館,靠近萬達的樓盤。

一個萬達能拉動周邊房價30%,公認的
結語:
一輩子積蓄買套房不容易,同等價位同等條件下誰都希望能選擇到更好的和更合適的,
買房如看人,需全方位,多角度的考量。
一定要眼觀八方,要學會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房子。
買房投資需要長遠眼光和經驗積累,學一些沉淀了“過來人”豐富經驗和智慧的“買房順口溜”,平時多學多看,才能確保防止踩坑,做到心里有數,才能買到好房。
關于買房選房技巧口訣和順口溜,還有下篇計劃最近幾天寫出來分享給大家,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