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騰訊,中國互聯網的兩大巨頭,兩個老板都姓馬,兩架互聯網經濟的頭牌馬車。為什么一個總被人稱贊,而另一個總被人罵呢?

個人總結:三個原因
1、創始人的氣質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家公司。
馬云是典型的文科生,語文、英語兩科所向披靡,一張說相聲的鐵嘴,再加上以前當過老師,形容只能是:能說會道,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伶牙俐齒。要不是阿里巴巴真的成功了,以馬云的口才,在傳銷里做個骨干含無壓力。但是理科代表數學嘛——了解過馬云生平的人都知道,高考數學18分是誰的成績。
馬化騰是理科生,擅長數學邏輯運算,事實上馬化騰同學本身就是非常優秀的程序員。但是,小馬同學真的是靦腆的理工男,除了在必要的情況下,馬化騰很少對外交流。他本人家庭富裕,學識涵養都是一流,就是性格有點害羞。《騰訊傳》中有這么一個故事:在當年那場改變整個中國互聯網走向的3Q大戰中,有一篇很火的攻擊騰訊的文章叫《狗日的騰訊》。當這篇粗俗的文章出現在騰訊高管會議桌上時,騰訊每個人都憋著一肚子火,就等騰訊掌門人開懟了。騰訊集團主席馬化騰,臉色青紫,一根接一根的抽著煙,最后喃喃道:“他們怎么能罵人”。(說實話,當時看到這里時,差點笑死)
2、公司導向,互聯網世界三基石:技術、產品和運營。
一家公司的導向就像指南針一樣影響著一家公司的各個方面。
阿里巴巴以運營為導向,主要面對商戶端,to B。和普通消費者很少打交道。因此普通消費者得到的有關阿里巴巴的消息,更多是阿里巴巴官方放出來的。當然是正面消息多一些。有一個例子可以參照馬云或者說阿里巴巴的運營能力有多強——西湖論劍。當年還是小角色的阿里巴巴,為了在行業內打開知名度,來獲得商業機會。舉行了著名的西湖論劍。當時的阿里巴巴要打開知名度,無論是融資還是獲得商業合同,得花多少廣告費啊!可是馬云這廝,利用當時風靡大陸的武俠風,把金庸先生請了過來。當時的互聯網江湖不管是搜狐還是網易,誰會給馬云面子去參加一個增加阿里巴巴曝光率的會議啊?可是金庸先生去了。而丁磊、張志東、張朝陽等都是武俠迷。金庸先生的面子總要給吧!于是都去了。各位,武林大會一般只有盟主或者少林武當這樣的泰山北斗才有資格召開。馬云的這一步棋,這一下子就把阿里巴巴的地位拔高到搜狐網易一個水平,甚至更高。IT界五岳劍派,阿里巴巴是盟主,這么一個傳說自此開始。
騰訊是以產品為導向,主要面對普通消費者,to C。比如QQ,QQ空間,偷菜游戲,微信、騰訊視頻、騰訊新聞等。因為廣大人民群眾天天在使用,那里感覺不舒服不好用,或者說后臺崩了啥的,立馬就能知道。而且眾口難調,心理學更有有人幫你10次,你不會記得,但是如果他害你1次,你絕對會記仇。這就是惡人只需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而好人必須有九九八十一難的原因。這不是什么道德、素質、文化、水平的問題,這是人的本性。再加上騰訊的核心產品——游戲。以前的、包括現在的部分國人可謂是深惡痛絕,從盛大,巨人、到網易、騰訊。家長一旦看見自己的孩子在玩游戲,那么這個游戲公司保準被罵的墳頭冒煙。
3、公關。
阿里巴巴的公關,絕對是殿堂級的存在。全國那么多公司,只有阿里巴巴把公關部門放在頂層設計里。馬云本身也是一個公關宗師——滿嘴的胡說八道跑火車和心靈雞湯,但就是引得當時還不怎么明智的廣大人民群眾顱內高潮。后面支付寶白領日記后,彭蕾的公關;NBA事件后蔡崇信的公關等,都堪稱教科書級別。阿里巴巴的公關能力可見有多強悍。再舉個例子:公益方面。我們都知道馬云搞出來了一個螞蟻森林,然后又搞了“馬云鄉村教師計劃”等。然后又是捐出來多少億做慈善。
相反騰訊做公益好像沒有聽過。事實上騰訊集團多次榮登慈善排行榜第一。公益善款一點不比阿里巴巴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具體可以去相關公益部門可查。但是騰訊在公益方面的消息,幾乎鮮有人聞。甚至著名的3Q大戰也是騰訊贏了,但是大家都記住了反壟斷斗士周紅衣,而忘記了騰訊才是受害者兼勝訴方。
以上各方面因素,導致了我們認為的阿里巴巴正能量,騰訊騙人錢的錯覺。也就是阿里總被稱贊騰訊總被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