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了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公共云服務市場報告。報告顯示,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環比上漲至46.4%。同期,騰訊云市場份額18%,百度云份額8.8%。

大家仔細看這張圖,它的表述就有點意思了哈。
1、左邊是2019年第三季度的,第一名阿里45%、第二名騰訊18.6%、第三名AWS(亞馬遜)8.6%、第四名百度云8.2%,然后就是其他了19.6%。
2、右邊是2019年第四季度的,第一名阿里46.4%、第二名騰訊18.0%、第三名8.8%、然后亞馬遜這個全球一哥就陡然被歸到其他里面去了,亞馬遜是不是在英國這家調研機構忘記續費了?開個玩笑。
然后我又去分析了一下2019年第二季度的國內云計算占比。還是這家英國的機構哈。

這個圖里面沒有說份額,就說了下Revenue收益,和Growth rate增長率。排名依次是第一阿里、第二騰訊、第三亞馬遜、第四百度、第五其他。
其實對于國內阿里云扛把子的地位,我是比較認可的,不管是市場占有率、售后、還有性能,相比其他二家(騰訊和百度)要好,至于亞馬遜,有專業的評測機構做過相關評測,就性能來講,同配置下是最高的。
然而事情還沒完,我又去找了一下其他兩家機構的報告。一家是沙利文、一家是IDC,都是知名機構,沙利文只看l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占比。
沙利文的排名是,阿里、騰訊、華為、天翼、金山、其他。

IDC的排名則是,阿里、騰訊、亞馬遜、天翼云、華為、百度、金山、微軟、浪潮、京東、其他。

到這里,大家可以看到三家的排名和統計都有一些出入,各不相同,這可能跟計算規則有關。好啦,除去這個不說,從一個消費者的層面來說下心目中的排名吧。
1、阿里云,經常用,早期有很不少問題,慢慢也就優化了。
2、華為云,據我了解,運營商的云方案這塊是用華為的。
3、騰訊云,價格比較親民、售后還算可以、無功無過,圖一個跟公眾號、小程序方便對接的操作。
4、天翼云,第一個運營商云、機房多啊,網絡資源多,5G核心網都可承載在云端。
5、百度云,做云盤最早的一批,但是由于CEO的判斷失誤,導致這塊沒有好好地發力,技術儲備層面問題不大,網絡資源也是有滴,就是這幾年競價排名口碑不太好。
還有一家Ucloud(優刻得),中國云計算第一股,早期在上海接觸過他們,主要是toB的業務。
最好咱們來說說蘇寧云,為什么這么大個企業,有錢有資源還招了1200個人,云團隊說散就散呢?
2013年蘇寧更名為蘇寧云商,還將之前單獨運作的蘇寧易購給納入了進來,將二者的后臺運營進行合并,變為一家公司的兩個平臺(之前蘇寧是線下、蘇寧易購是線上)。蘇寧當時對外表示,未來蘇寧的發展將轉變為"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的模式。到了2016年,蘇寧成為一家擁有大量實體店的"電商",其實我覺得挺不錯的呀,線上線下通吃。

然而好景不長,蘇寧為了打造品牌優勢,因為電商比較火嘛,蘇寧易購這個牌子比較響,直接把BABA蘇寧云商這個公司名給取代了,旗下品牌逆襲成為公司名,從此蘇寧云商便毫無存在感了,這是不是在冥冥中預示著蘇寧云的未來。
重點來了,3月13日晚間,蘇寧易購公布2019年度的業績快報。數據顯示,2019年,蘇寧易購營業收入2703.15億元,同比增長10.35%。雖然營收有增加,但是過去一年,該公司110.16億元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7.34%。而根據蘇寧易購此前公布的業績預告,2019年,蘇寧易購的非經常性損益盈利處于159.55億元至161.55億元之間。報告期內,蘇寧易購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將最少虧損49.39億元,最多虧損51.39億元。另外,在2019年6月被出售的蘇寧小店,也是造成蘇寧易購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數據顯示,蘇寧易購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41.52億元,其中有27.47億元虧損來自蘇寧小店。過去一年里,蘇寧收購了萬達百貨37家門店,以及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希望借此擴大線下零售業務。在這些動作中,蘇寧云商業務已經不再作為蘇寧集團的戰略業務培養。于是有了今年1月21日,蘇寧云官網發布公告,宣布蘇寧云商城停止銷售服務,并于2020年4月30日正式停止運營。

這說明什么?一家沒有互聯網基因、沒有通訊領域基因的企業,要玩轉云計算還是挺難的,難在哪里?
1、實際上這幾年的公有云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中小云服務商來說,這樣一個重資產高投入的業務。像蘇寧云這類型的服務提供商一旦失去集團支持或者資本輸血,就只能等著停業關門。
2、資產的投入包括基礎建設像云數據中心這些固定基建投入,還有最關鍵的就是人才,據了解蘇寧云商曾在2018 年投入5億元,將研發團隊規模擴張至1200人,如果蘇寧云這塊業務不能給蘇寧易購帶來收益,那這些人將會是一筆非常大的支出。為了讓財務報表好看,長痛不如短痛;畢竟這塊也是評估過,自己不太擅長,而且也沒有搶占先機。
3、不僅僅是蘇寧云,美團云近日也發布了一份公告,稱因業務調整,美團公有云將于2020年5月31日零點起,停止對用戶的服務與支持,并回收資源。進一步說明了,公有云這塊業務的燒錢之快連美團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4、公有云這塊市場的大玩家太多了,主要是IT大廠(亞馬遜、微軟、IBM、阿里、騰訊等)、通訊巨鱷(華為、運營商等)。
寫在最后,并不是說蘇寧不優秀,只是TA選了一條自己并不擅長的路,或許是為了完成云化的任務、也或許是為了炒下概念,這些都不得而知了,在公有云這塊蛋糕商,基本格局已經形成,新玩家比較難進入,未來要再出現像Ucloud(優刻得)這種單純以云計算為業務的廠商會非常罕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