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很多次,現在國家三令五申的強調“住房不炒”,現在也基本不是投資房產的黃金時期,但是很多人手里有存款時,還是糾結是買房好還是選擇投資理財呢?
開年來,股市震蕩,一直處于結構式行情中,一旦踏入容易虧損;諸多國家開啟“直升機撒錢模式”間接影響了部分理財產品收益下滑,持續走低,無法跑贏通脹;但是如果想買房,又不知自己的城市還有沒有投資價值?
其實判斷某座城市是否值得投資,其實是需要因城而異的,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為聽信房產中介的忽悠只根據一個指標或者單憑幾項數據就斷定一個城市未來的房價走勢,這樣武斷的判斷是很容易失誤的。

如何判斷一個城市的房價走勢?
如果你身處北上廣等這樣的一二線城市判斷房價走勢,可以關注兩個指標:每月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固定幾個板塊的簽約合同價。
三四線城市,由于二手房市場不發達,所以,要從一手房開盤價的走勢來判斷。
相同板塊,相同品質樓盤,或者同一小區分期開盤,如果二期比一期貴,三期比二期貴,那基本可以說明房價會有一波小幅上漲,當然還是要關注一下本身區位,是否能長期漲下去。
簡言之就是,一二線看二手房,三四線看一手房。
關于城市房價的后續爆發潛力,一定要看官媒的導向,想想2015年的棚改去庫存和2018年的房住不炒,關系房價走勢的真理是不是已經很明確了?
未來想要長期實現財富增值的錢怎么放?
現在住房不炒的大環境下,不建議輕易出手投資房產,畢竟一套房子所涉的金融不是小數目,可以對自己的資金進行合理化的搭配規劃。
我們在對自己資產進行配置的時候應該考慮短期、中期以及長期的需求。
短期的資金需求可以秉承“現金為王”的理念,把對流動性要求高的資金放置在貨幣基金或者可以靈活取用的銀行理財產品中。
對于中長期的投資需求,可以選擇優秀的偏股基金或者基金組合,建議在選擇基金組合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選擇不同的基金組合。
不建議直接投資股市,主要是因為我們就是普通人也不是資深投資專家,專業機構都做不到踩點式的買賣交易,更何況我們非專業個人。
基金的專業管理、團隊運作、規模效應,都是我們個人一般投資者無法比擬的。通過基金投資也能夠有效的避免投資者在牛市中追漲殺跌、追逐熱點、頻繁交易等一系列問題。
進行基金投資的時候請記住一句話“時間是最大的杠桿”,不要總是試圖預測市場,頻繁進出,這種專家機構都難做到的踩點交易,不要認為我們次次都能幸運的做到。
投資更應該拉長時間陣線,越高的投資收益需要更長的時間函數。只有看得更長,才能得到更多。
堅持長期價值投資,以定投的方式入場,更有助于分散風險、攤薄投資成本,要始終堅信時間不會辜負每一位長期定投的人。
最后,作為避險選擇,可以考慮配置適當比例的黃金資產,雖然黃金在短期內面臨拋壓風險,但在大放水時代,其對沖價值值得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