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球經濟陷入低迷,更使得原本就生存艱難的小企業主雪上加霜。前幾天,歐洲時報報道了巴黎某米其林三星餐廳“季薩瓦”關門的消息,一時間也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唏噓:打敗它的不是同行競爭,而是無奈的疫情。
其實從年初開始,我們身邊許多旅行社、餐館、健身房、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甚至理發店、水果超市都受到了很大沖擊,關門歇業的也不只是一兩家。只是以往,我們對于這些小微企業缺乏足夠的關注,而它們消失所帶來的真空很快就會被其他商家所彌補。作為旁觀者,我們看到的只是店鋪的重新裝修與改頭換面,甚至還能享受到開業酬賓帶來的優惠。
下面的一組數據將會更好的說明小企業發展的困境問題——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我國小企業數量超過3000萬家,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每年對GDP的貢獻超過60%。與此同時,小企業平均生命周期僅為2.5年,生命力過于脆弱。

數字化能力關乎小企業生存
為什么?因為中國的創業環境差到小企業無法生存嗎?不是。是因為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不強嗎?也不是。那么,這2.5年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何能夠增強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存貨率?如何能夠幫助小企業實現發展壯大,甚至打造類似“同仁堂”、“全聚德”這樣的百年品牌?
我們都知道,商業的本質就是交換,強調的基礎就是產品價值,如果沒有產品就是龐氏騙局、如果產品沒有價值,任何商業都是空中樓閣。而對于企業來說,只要有在市場中具備強大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就能夠在商業競爭力贏得先機。因此,如何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而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這個問題就轉變成了——如何利用數字化實現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這樣的判斷并非是空穴來風。據戴爾聯合權威研究機構IDC發布的《2020中國小企業數字初始化指數》顯示,雖然小企業的平均生命周期為2.5年,但只要能夠因地制宜的實現數字化管理,那么小企業的生命周期就可以得到大大提升,甚至數字化水平最高的小企業平均生命周期達到13.3年,是平均生存水平的5倍多。由此可見,小企業的生存力與其數字化水平息息相關。

那么,如何能夠提升小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呢?在許多人看來,這個問題或許很簡單——無非就是多買些電腦、交換機乃至于服務器之類的硬件嘛。但事實上,數字化轉型的道路多種多樣,許多大型企業尚且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而對于缺少IT技術人員、缺乏專業技術積淀、又受到資金成本限制的小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絕不是一件易事。
為此,白皮書通過企業在數字化辦公、數字化管理、數字化運營、數據管理和新技術應用等五個核心維度的表現定義了“數字化指數”的概念,并表示“數字化指數”可以為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能力在各個業務領域的評價標準,幫助小企業明確自身數字化發展水平,并找到業務未來的發展方向。
正如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本次疫情讓許多企業開始了“云辦公”,也體驗到了數字化帶給業務的重大變革。原本,面對企業級業務來說,許多人更喜歡通過線下的方式面對面交流、喜歡通過各種行業峰會、品牌推介會等形式與客戶打交道。但是在疫情面前,絕大多數會議都轉移至線上,也更突顯出數字化的重要性。

據統計,2020年春節后復工第一周中國就已有2億人開始遠程辦公,也推動了釘釘、騰訊會議都能許多在線會議軟件的應用高峰。在“云辦公”中我們慢慢發現,協同辦公、文件共享、遠程會議、數據存儲、保護與加密解決方案,是小企業臨危不亂、高效協同作戰的必要條件。
這就需要小企業具備從硬件到軟件,從底層到應用的整套解決方案,而事實上這種要求遠遠超過了絕大多數小企業的能力范圍,但是在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壓力下,它們又不得不尋找適合自身需求、滿足自身需要的最佳方案。
由此,為了幫助小企業更好轉型,同時解決小企業技術、經驗等能力不足,戴爾特別推出了“小企業顧問計劃”(Dell SBadvisor program),小型企業可以免費獲得有關如何最優化其給定需求的技術的幫助,其中包括筆記本電腦的選擇,云,物聯網,虛擬化辦公等方方面面,幫助小企業高效、快速應用擁有高性價比、生產力的技術。
當然,這一計劃包括了眾多細節,特別是針對小企業的特殊需求能夠實現“一對一”的定制化方面。在制定方案之前,戴爾的專家對小企業進行系統的分型-結構化/特征化分析,了解不同類型小企業的數字化水平現狀,明確不同小企業數字化建設的需求與方向,進而為為小企業用戶提出針對性的應對不同需求的解決方案提供參考,以達到差異化的特性。
比如,不同階段的企業管理者對于數字化的需求是不一致的。對于起步階段的創業者來說,他們可能需要的是成本更低、也更為靈活的解決方案,能夠讓其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從容騰挪的方案,比如辦公地點,又比如工作負載需要。但是對于已經進入穩步成長的企業來說,首先要確保IT基礎設施的彈性,或者說是可擴展性,因為伴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企業的IT系統也要隨時準備升級,以避免重復性投資造成的浪費。
為此,戴爾在“小企業顧問計劃”的設計中也針對客戶采購提供了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個環節的支持——
在售前,戴爾專業的團隊對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能力評估,解答小企業提出的困惑及問題,最終與企業管理者共同確定系統方案;
在售中,除現場實施部署外,戴爾還可以實現在線遠程部署,比如許多應用軟件都可以通過網絡實現配置與調優,這樣就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與人接觸,在疫情期間這一點尤為重要;
當系統部署完畢,客戶驗收通過并投入使用之后,戴爾還會為小企業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除了除提供普通的7*24維保外,還提供白金服務與前瞻性的建議及咨詢,還有定期的巡檢——不僅檢查設備運行的狀況,還將就如何優化給出報告與建議;
如此,就構成了戴爾從采購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支持,尤其是對于缺乏IT人力和精力的小企業管理者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一旦系統出現任何故障或者問題,戴爾的專業工程師都可以通過現場或者電話、網絡等方式提供服務,更可通過隨機內置的Support assist等工具軟件,給客戶提供都提供了遠程診斷,遠程修復,優化支持等服務,徹底解決了小企業主的后顧之憂。
在許多企業都在關注大企業應用的同時,為什么戴爾格外在意小企業,戴爾將如何定位小企業應用呢?對于這個問題,戴爾科技集團戴爾中國小企業高級總監及總經理Debjit給出了答案——多年來,戴爾一直專注服務小企業。戴爾在中國擁有超過20年的小企業服務經驗,超過1000家線下門店和解決方案中心、可覆蓋超過2100個城市與地區,10余個深耕小企業領域的團隊。
戴爾是小企業值得信賴的技術合作伙伴
基于長期耕耘服務小企業用戶的經驗積累,戴爾提出了針對小企業的系統化分型方法,將小企業分為計算密集型、設計密集型、起步型與成長型,并提供了超過600位專家、7*24小時不間斷支持、上萬種產品配置組合以及產品定制化交付等多種服務為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助力。
在談到未來發展目標的時候,Debjit表示,戴爾將以“在中國,為中國”的策略為核心,依托深耕多年的“直銷”模式,以專業的顧問團隊、服務體系、豐富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通過定制化的交付方式,持續推動中國的小企業用戶的數字化水平提升,護航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