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計1731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來源 | 阿里研究院(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 蒲蒲
近日,阿里云研究中心與英特爾中國,共同發布了《中國企業2020》系列報告第三季——《云上加速,迎接中國互聯網新周期》。
報告指出,互聯網的本質是一切以用戶為中心,也是因為一切以用戶為中心,中國的互聯網變得異常復雜。更為重要的是,當中國互聯網進入2020年,“歷史性事件”和每個個體的“選擇”讓持續變化的復雜經濟系統變得更加不可預測。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催化器。隨著越來越多數字化、在線化疫情防控措施觸達一線,數字化和互聯網的社會價值和創新價值實現了最直接的觸達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政府辦事、商業運營、在線教育、線上辦公和數字化協作等一系列數字化方式,讓大量民眾與數字化產生了密切的聯系,體會到了互聯網所帶來的效率、便利等等優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社會各界數字化認知水平實現了普遍提高。
根據報告,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新周期的特征和趨勢變化主要表現為:
1、互聯網企業進入技術紅利新周期
隨著資本紅利、人口紅利和模式紅利的消失,技術紅利被寄予希望,中國互聯網也正在從資本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
2、從“流量互聯”到“價值互聯”的互聯網
在中國互聯網已經從“要么掙錢,要么掙流量”的粗放式發展階段,進入“要掙錢,更要留住核心用戶”的精細化運營階段,“流量互聯”已經明確的要轉向“價值互聯”。
3、超級App+5G+車聯網:新移動互聯網爆發
隨著流量紅利消失、價值互聯突顯,互聯網企業必須盡可能的匯集流量、提高流量單位價值,并通過流量匯聚盡可能的找到背后消費者的核心需求。
4、互聯網“硬件化”創造新入口
在其商業模式中,硬件本身的功能和銷售價值都被較大程度上的壓縮,消費者購買的并非硬件本身的功能,而是將其作為“入口”或“入場券”,獲得硬件后端的互聯網服務,并且這一服務已經遠遠超過硬件供應商甚至是平臺供應方所直接提供的服務,而是一個龐大的互聯網在線服務生態。
5、“不確定性”催生技術驅動的微粒化運營
微粒化運營的關鍵是使用新技術,而不是人工,隨著使用新技術對人類及行為不斷的高度解析,我們得到的是微粒化的人,或者說,是微粒化的人的需求、人的行為、人的喜好、人的習慣,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把人作為一個整體歸集起來。
6、在線(短)視頻成為每一家互聯網企業的新壓力
在疫情期間,在線視頻、泛娛樂直播、短視頻、網絡動漫保持了持續的高速增長,帶動整個文娛市場逆勢增長。
7、互聯網企業向商業長期主義轉型
互聯網企業向商業長期主義轉型并非簡單的設定一個長期的經營目標,或是將業務、產品或服務聚焦在某一個長期項目上,它主要包括組織具備使命感和價值觀、商業長期主義需要改變原有的基礎設施投資模式、數據洞察力和數據決策力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報告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