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財務管理,投資理財成為眾多群體“睡后收入”的重要來源,用以提升自身的風險應對能力。8月10日,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聯合支付寶發布了《2020國人理財趨勢報告》,從多個維度展現了上半年來國人在面臨疫情沖擊、行業變遷的投資理財狀況。報告中顯示,當前國人理財已經告別了過去的單一儲蓄結構,近四成網上理財的用戶已經有了把短期開銷、保險保障跟投資增值的錢做“三筆錢”配置的習慣, “90后”也成為理財群體中不可小覷的力量。
當日,工行、人保健康、華夏基金等全國102家基金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與支付寶聯合發起一項“全民理財+”計劃,希望順應這股趨勢,為更多中國人理財觀念和能力的進階提供助力,這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機構參與最廣泛的一次財商普及行動。

多元化趨勢增強,超7成人配置健康險
傳統的積累式儲蓄和單一的銀行“存款生息”的形式,已不能滿足當下人們使資金最大限度增殖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李峰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居民財富的爆發式增長,居民財富一改過去的單一儲蓄結構,逐漸呈現多元化趨勢。
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更多人將目光投向了與自身息息相關的健康險,人們對于保險的態度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靠攏,選擇通過購買保險進行風險轉移。人保健康總公司電子商務部主負責人劉駿稱,疫情催化了大眾保障需求,最新調研數據顯示,74%的中國受訪者有計劃配置健康險。
風險承擔能力提高,理財心態趨于理性
今年6月,多家銀行共計200多只理財產品出現凈值虧損情況,長久以來銀行理財產品“低風險甚至無風險,同時保本保收益“的刻板印象正在從國人心中剔除,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認識在不斷加強,逐漸有了自行承擔風險的意識。
上海高金的報告顯示,在打破剛兌的大趨勢下,90%以上的人在調研時表示能夠接受理財不是穩賺,能夠接受一定的虧損,近2成人能接受持有期間虧損10%及以上。相比2018年某媒體調查中顯示的“近一半的投資者還無法接受所投資的銀行理財無法達到預期收益甚至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國人投資的風險承擔意識有了不少提升。
四成人有多元配置意識,90后財商更高
基于人人需要“三筆錢”的理念,支付寶近期上線了一項名為“理財分”的理財健康度體檢服務。 “三筆錢”即“短期開銷、投資增值、人生保障”。其中短期開銷的錢,主要是支付寶里余額、余額寶的資金;人生保障,即存起來保障未來的錢,主要體現在養老、保險、教育方面;投資增值,即投資追求財富增值的錢,包括基金,理財,黃金,尊享,幫你投等業務。這“三筆錢”基本上可以幫你制定出一個相對全面又基礎理財覆蓋方案。

數據顯示,在950分總分之下,有近六成人理財分達到500分及以上,已經具備基礎的理財規劃;近四成人已經有了“三筆錢”的配置。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傳統印象中花錢大手大腳,喜歡超前消費的90后,占到其中近一半的比例。也就是說,這屆年輕人在理財方面的眼界相對更加開闊,理念也更超前一些,他們不僅懂得消費,更懂得精打細算居安思危,通過財產多元配置的方式來抵御生活中的未知風險,財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