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到畢業季末尾了,大家應該都有這個疑問,是選擇大廠高薪,還是選擇北京戶口?
那些曾經為了北京戶口選擇進去國企或者研究院的人后來怎么樣了?
不知道曾經的那些人,就來說說最近幾年,大家都是拿了戶口就辭職跑路。
之前寫畢業生落戶,政策已經把碩士畢業生的年齡放寬到30歲了,兩年內初次工作的畢業生也參照執行。很多畢業一年的人又看到希望,留言咨詢自己的情況是否符合。
有一個咨詢者是國內TOP高校的本科畢業生,畢業后回老家走的當地人才計劃,成了公務員。單位比較器重他,在一年定崗之后委托培養的他讀了北京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他問我畢業后能不能辭職,去找北京的單位落戶。
當然不可以!政策直接規定了,這類人不符合畢業生落戶要求,更何況你還拿了人家的專項培養的名額和費用。
很多人在調侃,拿到戶口之后的狀態,就是準備跑路和已經跑路。
有人在質疑,為什么現在對于人才落戶有所放寬,但北京的國企,分配的畢業生落戶名額感覺變少。可能不是變少了,只是變得更加謹慎了。很多高校畢業生,為了北京戶口去選擇在京國企入職,等單位把戶口申請下來,就辭職跑路去薪資高的企業, 白拿一個入京名額。很多單位和畢業生簽訂的戶口協議,包含了服務期限和離職賠償金額,這個協議法律上是不承認的。畢業生一旦拿到戶口跑路,國企沒有辦法阻止。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32條 用人單位為其招用的勞動者辦理了本市戶口,雙方據此約定了服務期和違約金,用人單位以雙方約定為依據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不應予以支持。
大廠都是有名額的,但是競爭壓力大,名額不一定分配給你。很多人既想要高薪,又害怕進大廠自己掙不到名額,就先去國企拿名額落戶,再跳槽去薪資待遇高的企業。
之前寫畢業生落戶的文章,有人留言抱怨,公司名額寧可去賣給外人,也不分給新人。
另一個就反駁他,說他們都被畢業生傷透了心,來了好幾個都是落戶就走,新招的美術學院畢業生,約定服務期限5年,拿了戶口工作一年都不到就辭職。
平時隨便一刷,就能看到有人在準備跑路。
這個發帖人已經要跑路了,沒有為違背服務協議而糾結,而是在為找不到下家而難過。說國企工作了一年太悠閑了,學不到東西沒有提高,都找不到接收她的下家。國企已經被你套路了一個進京名額,跑路就跑路吧,別怪國企讓你工作悠閑了。
雙方立場不同,畢業生拿戶口跑路的事情,大家換位思考也能理解,但是就別互相吐槽了。國企用北京戶口招這個崗位,就代表確實有工作需要相關專業的人才。國企自己也知道工作清閑,到手工資比不過大廠,所以才把北京戶口也算作員工待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國企更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