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近日,填補國內空白的《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1》(以下簡稱AD報告,AD為阿爾茨海默病的英文簡稱)發布。這一報告由上海瑞金醫院牽頭,并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單位專家聯合撰寫完成。
報告中指出了中國AD的流行病學及疾病負擔。
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現存的AD及其他癡呆患病人數為13243950例;全國各省及直轄市(各省市)的AD及其他癡呆發病率為(56.47~207.08)/10萬,全國各省市的年齡標化發病率為(96.28~117.32)/10萬。2019年,中國AD及其他癡呆的患病率為924.1/10萬,年齡標化患病率為788.3/10萬;死亡率為22.5/10萬,年齡標化死亡率為23.3/10萬。
總體特點為,中國的AD及其他癡呆患病率、死亡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在女性中的相關數據高于男性,其中中國女性患病率(1188.9/10萬)、死亡率(30.8/10萬)分別高于男性的患病率(669.3/10萬)、死亡率(14.6/10萬)。
上述報告同時指出,截至2021年8月,國內已進行臨床試驗注冊的AD治療項目共計97項,自2019年1月以來新注冊項目有41項。新注冊項目除改善 AD 臨床癥狀藥物(如膽堿酯酶抑制藥物、神經遞質類藥物)以外,主要集中于抗Aβ治療、神經調控治療、中醫療法和干細胞療法等。
目前多項動物實驗體內外實驗結果表明,干細胞可以填補AD丟失的神經元,為AD治療提供新思路。現已在國內開展臨床試驗的主要是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與其他干細胞相比,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自我更新及分化能力更強,致瘤性和免疫原性更低。已注冊進行中的有兩項人源神經干細胞治療(經鼻滴注人源性神經干細胞)及一項異體人源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ahaMSCs-Exo)治療AD。但對如何消除移植后免疫反應、提高存活率等方面仍面臨巨大挑戰。未來臨床研究應需加強安全性考慮,并探索最佳的細胞來源及輸送方法。
責任編輯: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