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混合云第一股”青云科技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88316。從2012年成立到登陸科創板,青云科技用了9年的時間,作為全球最早布局混合云市場的云廠商之一,青云科技久久為功,早在2014年底就率先在行業內開啟了“公有云和私有云一體化架構”的混合云戰略轉型,如今,青云科技已成長為混合云領域的引領者,也成功推動混合云在中國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數字化大潮中成為主流,真正星火燎原。
數字化轉型浪潮下,混合云藍海價值逐步被認知
近幾年來,數字化轉型是全社會的熱點話題。繼將云計算作為重點發展產業、扶持傳統企業上云之后,近期,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系統明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方向、重點和舉措,開啟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篇章。
什么是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就是由傳統IT支撐的傳統信息化,向由云計算支撐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型。未來萬物互聯,數字化不僅發生在人的范疇里面,還會發生在更廣泛的物聯網的范疇里,數據量會更龐大,所需要的計算能力也會更龐大。在數字化浪潮下,云計算從IT基礎設施逐步升級為全面承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基建”,單純的公有云或者私有云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大多數企業想要的是兼顧穩態業務與敏態業務,在可控合規和整體TCO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兼具核心業務可管可控與創新業務靈活彈性的混合云正在成為企業主流IT形態,正成為政府和諸多大型B端客戶上云用云的優先選擇。
然而混合云并不是簡單的“公有云+私有云”,而是能夠打通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的數據通路,實現應用跨云、跨地域的自由遷移。真正的混合云,必須要像一朵云那樣,擁有一致的架構和體驗,而這絕對不是“集成拼裝”可以實現的。當前,混合云市場仍處于成長初期,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同時,極其考驗技術,而這給實力強勁的青云科技提供了引領產業浪潮、享受云計算發展紅利的機會。
青云科技上市,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早在2014年時,青云就確定了公、私一致架構的技術體驗,可以說是天生的混合云。在云計算廠商確定混合云戰略之時,青云的混合云已經是成熟的產品。
從技術來看,青云科技堅持核心代碼自主研發,是國內少數能夠實現云計算平臺直接完全國產化替代的廠商,在云平臺的核心架構設計上率先同時實現了“無限擴展”(5000+節點)和“最小規模交付”(3節點)能力,支持任意規模、任意組合(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的混合云。
從重點投入的云產品來看,在超融合市場,青云科技入選Gartner 2019年中國超融合市場競爭格局七家重點關注企業之一。根據IDC報告,青云科技連續兩年入圍中國超融合核心廠商,2019年在超融合整體市場份額中位列行業第六;在軟件定義存儲市場,青云科技的塊存儲市場份額位列行業第四;在對象存儲市場,青云科技位列行業第七。可以看到,目前青云科技的云產品市場規模處于行業前列。
從營收來看,近年來,云計算行業保持高速增長,青云科技抓住機遇不斷發展壯大。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3,923.85萬元、28,176.12萬元、37,682.20萬元及14,413.29萬元,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25.50%。
混合云行業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當前,青云科技在業內已經奠定了領先地位以及深厚的自主研發底蘊,在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以及加速國產化替代的進程下,青云科技的業績還將進一步爆發式增長。上市,是青云科技的新起點,未來,青云科技仍有無限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