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規于2022年5月1日實施,某媒體以“重磅!取消初中畢業后普職分流!5月1日起施行”為題進行了報道。“普職分流”真的要取消了嗎?是不是意味著所有的初三學生都能考上高中了?新法規的實施,又會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什么影響?
“普職分流”取消!
國家實施“普職分流”政策,強制把近一半的初三學生分流到中職學校讀書,近年來飽受詬病,因為這意味著一部分初中生畢業后失去了讀大學的機會。
如上圖所示,2016年起至2021年,全國普通高中招生人數從802萬提高到904萬,增幅達12.5%。這六年時間,全國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分別為57.51%、27.87%、58.73%、58.30%、57.62%和64.92%,從全國來看,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已經遠遠高于50%,并且在2021年,全國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已經接近65%。
雖然普通高中的錄取率逐年提升,但是每年仍有數百萬的學生被分流到職業學校學習,由于很多職業學校老師們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與企業需求脫節,中職生畢業后被送到一些電子廠上班,從事與所學專業毫不相干的工作,當家長看到鄰居和親戚家的孩子去職業學校讀書是這樣的結果,家長能滿意嗎?
孩子去職業學校讀書,家長看不到希望的時候,進一步引發了中小學生家長和學生的焦慮,甚至產生“中考變高考”的后果,哪位家長敢不重視中考?
只要家長的中考焦慮還在,難免與“雙減”政策導向產生抵減效應,讓“雙減”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職業教育法4月20日修訂通過,將自5月1日起施行。
原職業教育法規定,國家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即將實施的新職業教育法是這樣描述的:在義務教育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普職分流”取消了,改變為“普職協調發展”!
“普職分流”取消后,對初三學生來說,意味著什么?
“普職分流”政策取消后,是不是意味著所有初三學生都可以上高中?
“普職分流”改為“普職協調發展”,并不意味著所有初三學生都可以上高中,目前來說,普職招生比大體相當的政策仍有必要,且仍將持續!
“普職分流”取消了,卻并意味著所有初三學生都能上高中,那又有什么意義?
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由專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設立實施本科及以上層次教育的高等職業學校,說明中職生不僅可以讀大專,還可以讀本科,甚至將來可以讀研究生。并且職業教育法新增加規定,接受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的,可以依法申請相應學位。
總結一下: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假如考不上高中,去職業學校就讀,同樣可以報考職業類本科院校,甚至將來可以讀相關職業教育的研究生。
寫在最后
新職業教育法的實施,必將給考不上高中的學生帶來新的機會,家長也無需過多焦慮。也希望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學校,能抓住政策的東風,為國家培養高、精、尖的專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