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共享這個詞語的出現(xiàn),慢慢的我們的生活中逐漸的接觸了許多,例如:手機上打車,外賣,充電寶,等。那么從滴滴出行一家獨大之后。大家基本習慣于在微信或者支付寶兩大平臺上面叫車,
后來由于滴滴上市之后,受了一定影響市場份額慢慢的被其他平臺蠶食。興起的打車平臺不下數(shù)百個,例如:萬順,T3.曹操,綠貝,神馬,小拉,攜華,光高德地圖旗下的小平臺就多的離譜,這里不一一介紹。那么這么多的平臺肯定需要司機師傅,很多二手中介就打著噱頭招司機,工資怎么高啊,咋樣什么的,很多不知道的人就跑去了,交了押金,簽了合同到頭來呢?一天下來也跑不出多少流水,稍微多點的時候除掉車子租金,充電費用,高速費用,自己吃喝拉撒等,也沒剩下幾個了。
這里以一個高德司機為例,工作11.5小時,流水413元,除掉車子租金,充電,剩下200多元,一個月不休息才7000多元,這是一般人的工作強度能承受的嗎?反過來說或許這個職業(yè)自由,對,但是平臺要求嚴格,不得隨意違反否則處罰很嚴重,平臺維護客戶的權益,保障司機的權益完全沒當回事,每次當司機打電話尋求客服求助的時候,一般都是推諉的態(tài)度,很多人基本進入干不到兩月就退出來了,網(wǎng)約車的紅利時代已經(jīng)過了,司機承擔不僅僅是資本的剝削,還有違章風險,運管部門的監(jiān)管等,所以在目前這個亂象叢生的情況下入行的需要慎行。雖然現(xiàn)在有些平臺不定時有一些獎勵,但是很難拿到而且不多,比起剛剛開始那會微不足道,如果兼職可以選擇,畢竟時間自由,自己帶車可以考慮偶爾跑一跑全職真的劃不來,前面有一個朋友同公司簽訂了保底合同,月薪10k要求每天跑12小時在線流水達到多少,最后未到達工資都沒領到,鬧了一出這是何必呢,歸根結底自己選擇的路自己去走,就算再苦也沒辦法,現(xiàn)在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掙錢不難,掙容易的錢難,掙更多的錢更難,對嗎?好了這期先分享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