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身份信息至關(guān)重要,一旦被冒用,不僅可能影響正常生活,遭遇經(jīng)濟損失,而且還存在巨大的法律風險。那么,我們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有沒有被冒用呢?可以自查!
今年10月份,南京的莫先生接到了一通來自廣西的電話,請他幫忙聯(lián)系下他的“合伙人”張某。南京市民莫先生稱,“我并不認識,他說是我的合伙人,我就到天眼查去看了下,確實有我的名字,但是我不確定是不是我,我就到這家公司所在地——江寧行政審批局去查詢,真的是我”。
這家公司自2009年成立之初就冒用了莫先生的身份。莫先生擔心這家公司一旦存在不誠信經(jīng)營行為或債務(wù)糾紛等就會關(guān)聯(lián)到自己,當即向相關(guān)部門進行了舉報。待信息進一步核查后,將依法撤銷莫先生的“股東”身份。而像莫先生遇到的這種情況遠非個例,除了冒用身份注冊公司“被法人”外,還有市民身份被冒用了進行貸款、辦理電話卡等。北京金誠同達(南京)律師事務(wù)所律師周威介紹,“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注冊公司,如果用于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也將面臨被追究《公司法》及《刑法》法律責任的風險,身份證被冒用辦理貸款或者擔保責任,之后將面臨被要求還款或承擔擔保責任的風險,還有如果被冒用辦理電話卡,將成為犯罪分子冒充身份的工具”。
建議大家不要等麻煩找上門來了才關(guān)注到個人身份信息安全,可以先進行自查。查身份信息有沒有被別人用來注冊公司,在微信搜索“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小程序,再點右下角“其他應(yīng)用”—“投資任職情況查詢”就可以查到了。
查你的身份信息有沒有被冒用入職公司,可以下載“個人所得稅”App點開“個人中心”—“任職受雇信息”。
需要查詢自己的身份信息有沒有被用于網(wǎng)貸,可以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官網(wǎng),通過“個人征信查詢系統(tǒng)”查看“個人信用報告”,有多少張信用卡、貸款了多少、是否為他人擔保都一清二楚。
此外,打開微信的“國務(wù)院客戶端”小程序在便民服務(wù)中,搜索“電話卡”選中“電話卡一證通查”,填寫好信息就能查到名下電話卡辦理情況。
預(yù)防身份信息被冒用,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北京金誠同達(南京)律師事務(wù)所律師周威介紹,“在提供紙質(zhì)身份證復印件的時候,應(yīng)當在身份證正面書寫用途說明,在身份證丟后,及時辦理掛失辦理”。
大家在社交平臺上,也盡量不要“曬”出與個人身份信息相關(guān)的照片,在網(wǎng)站、平臺上填寫個人信息時也要仔細閱讀使用情況和用途等。
(《零距離》記者/劉舒 編輯/汪澤)